• 151阅读
  • 0回复

大渡河钢铁厂以改革精神大胆选贤任能 起用大批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企业扭亏增盈走上了振兴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5
第1版()
专栏:

大渡河钢铁厂以改革精神大胆选贤任能
起用大批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企业扭亏增盈走上了振兴道路
本报讯 四川省乐山大渡河钢铁厂党委用改革精神来整顿企业,并把这种精神贯彻到选贤任能、推进领导班子四化的全过程,新班子依靠全厂职工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开展技术攻关等,使一个死气沉沉的企业,经过两年的努力,变亏损为盈利,走上了振兴的道路。
大渡河钢铁厂有职工2,400多名,二十多年来生产水平一直很低。1980年,由于该厂连年亏损严重,上级已经内定“下马”。可是一年后,它却一改生产落后、产品滞销的局面,虽然国家补贴较上年减少100多万元,工厂仍略有盈余,胜利渡过了“生存关”。1981年,生产进一步发展,总产值较上年增长71%,可比产品成本下降13%,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今年一季度匡算,全厂首次增盈。
大渡河钢铁厂整顿企业、选贤任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比较自觉地贯彻改革的精神。
端正指导思想,真心诚意地选拔人才。开始,对大批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厂里从上到下议论纷纷。有的同志还“告诫”党委“不要走知识分子路线”。下面也有人刮风说“大钢提拔知识分子太多了,干部政策有问题”。为此,厂党委在组织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的过程中,引导大家认真总结本厂历史经验,用事实来澄清糊涂认识。1973年左右,由于生产需要,该厂提拔了9名大中专毕业生担任领导职务,当时厂内外也是议论纷纷,1976年还被批为“修正主义组织路线”。然而正是这些同志,现在成了厂里的顶梁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厂里提拔干部忽视文化专业水平,新提的18名中层干部,大中专文化程度的只有2人。现在这些同志本该挑重担,但好些人却因不懂现代管理科学而力难从心。1980年,厂里下决心提拔了18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包括11名助理工程师以上的工程技术干部。他们同全厂职工团结奋斗,终于使企业重新获得了生机。通过生动具体的历史回顾,使大家认识到,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企业,必须大批起用有知识、懂专业、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人才。
变压力为动力,旗帜鲜明地选贤任能。该厂炼钢车间长期完不成国家计划,有的同志看到车间主要行政工作是由大学毕业生担任的,就断言问题出在年轻的知识分子掌权上,要求换派“老成练达”的人去把关。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党委不仅旗帜鲜明地否定了这些非难,还下决心把车间行政领导班子全部配成具有大专文化的行家。针对厂里对车间管得太死的情况,厂领导又采取措施,为新班子放开手脚干工作创造条件。在党委坚定的支持下,炼钢车间狠抓科学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大力开展技术攻关,经过一年奋斗,终于在1982年第一次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实事求是、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在选贤任能的工作中,厂党委努力从本厂实际出发,只要看准了的事就大刀阔斧地办,不死等条条杠杠。在选拔干部时,他们既坚持大批提拔有领导才干和实践经验的优秀大专毕业生,也注意重用那些经过考验确有真才实学的中专生及自学成才的工人;不仅选拔他们进领导班子,还根据其实际水平报请授予其相应的职称。为了把对中青年干部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厂里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开展学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厂里还决定以后每年定期召开科协年会,并设立优秀论文奖。由于各项工作都有一些新道道,全厂也就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