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技术进步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5
第5版()
专栏:

技术进步与固定资产的再生产
梁文森 田江海
劳动资料同科学技术的结合
无论是固定资产的简单再生产还是它的扩大再生产,都同技术进步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劳动资料从来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具实际就是一种工具形态的技术,是物化的科学。科学技术的内容很广泛,科学技术的进步也表现在多方面,但主要还是通过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新生产工具的采用来反映。所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主要是指这方面而言。当然,新材料、新工艺的发明和推广也体现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这些新材料、新工艺也往往要运用于生产工具的制造上;同时还不应忘记,生产工具毕竟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进步同劳动手段不断完善之间的关系,对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也就是劳动手段不断完善的过程,从而也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过程。
固定资产中最积极的部分是机器。机器的发展进程,每一步都要求和反映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劳动资料的完善同科学技术的进步,两者之间的关系,基本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根本上说,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而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劳动资料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可以说,劳动资料完善的程度如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另一方面,从历史发展的某段时期或某些领域来说,劳动资料不断完善的实践过程,往往是缓慢地跟在科学技术理论的后面。例如,从创立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到能在生产上应用发电机,这要经过实验,历史上,这一实验经历了三十五年。虽然现在这种过程已大大缩短(现在世界上的科学技术从发现、发明到应用周期越来越短:蒸汽机80年,电动机65年,电话50年,真空管32年,飞机20年,原子弹6年,晶体管3年,激光只用了1年)但仍要有一段过程。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的进步通常成为劳动资料革新的先导,为新劳动资料的出现及其不断完善开辟着广阔的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劳动资料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品。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所使用的各项劳动工具,凝结着十六世纪以前古代科学技术的成果。继使用铁器之后,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了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而蒸汽机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是由于瓦特应用了当时热学的潜热现象的新发现。继蒸汽机使用之后,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了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重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这次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生产上应用了发电机。而发电机所以能够被广泛使用,是由于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至于二十世纪以来出现的种类众多、质地全新、效能高超、用途广泛的劳动手段,诸如汽车、飞机、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装置、遥感装置、机器人(智能机)等等,都是和以出现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重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分不开的,也就是说,要归功于现代科学技术。科学不仅能直接推动生产发展,而且已经走在生产前面,起着指导生产的作用。
由于劳动资料的革新和完善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在考虑固定资产再生产的时候,不能不弄清楚科学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巨大影响,以及固定资产再生产如何适应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
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影响
技术进步对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影响有很多方面,举其要者:
首先,技术进步促使劳动手段质量的提高。
机器进化的历史明显地告诉我们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固定资产的质量的。从机器材料方面来说,石器——铜器——铁器——自然材料——人工材料(现代高分子材料);从机器动力方面来说,风力、水力——热力——电力——原子能;从机器处理信息能力方面来说,完全靠人控制和管理机器——完全靠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和管理机器,这些都是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和反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广泛运用,或者机器零部件质量提高了,或者仪表、仪器精确度加强了,或者制造设备的材质改进了,这些都会结合固定资产的局部更新和整体更新,使劳动手段的部分结构或整体结构得到改造,性能更加良好,效率更加提高。劳动手段质量的提高,最明显地表现在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上面。
如果说,技术进步对现有劳动手段质量的影响具有渐变性,那末技术进步引出新型劳动手段问世则具有突变性。各种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标志着劳动手段现代化的新水平,开拓着劳动手段发挥作用的新领域。
由于技术进步所引起的现有劳动手段质量的提高,意味着同样数量的固定资产所具有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从而产品产量可以获得相应增加。
其次,技术进步促使整个机器系统的组成发生重大变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机器系统由工作机、动力机、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工作机由简单的手工具发展到复杂的机器;动力机由畜力、风力、水力发展到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传动机构由皮带轮传动、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发展到气功传动、电气传动。这都是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和反映。更重要的是,现在机器系统又增加一个组成部分,即控制机,它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控制系统。从物质能量系统进到信息控制系统,这标志着科学技术上的一大飞跃,也对机器系统的组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又其次,技术进步促使旧劳动资料替换速度加快。
诚然,技术进步可使劳动资料更耐久,从而根据有形损耗情况可使固定资产更新速度延缓,但总的来说,技术进步必然加快机器设备的无形损耗,从而会使劳动资料替换速度加快。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资料的替换速度加快,势必要求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的增长速度加快。
再次,技术进步促使固定资产结构发生变化。
由于技术进步的成果在机器设备上比在厂房建筑物上反映得更普遍、更及时,从而会影响到固定资产中积极部分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
在固定资产积极部分中,高精尖的机器设备所占比重要呈现上升趋势。当然,高精尖的标准带有相对性,今天是高精尖的机器设备,到明天会变成为不是高精尖,但在一定时期内它还是稳定的,这部分固定资产所占比重要不断提高。
技术进步是基于生产发展需要而发生的,在能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以耗能少的机器设备代替耗能多的机器设备,开展以节能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是一重要课题。随着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的出现和推广,可以预计,耗能少的机器设备所占比重会不断提高。
从固定资产的部门结构看,伴随技术进步而来的是资金有机构成的提高,是机器劳动日益广泛地代替手工劳动,因而,原来机械化水平比较低的部门,如农业、手工业及某些轻纺工业部门所拥有的劳动手段在国民经济全部固定资产中所占比重会有提高。
最后,技术进步促使劳动手段同劳动对象、同劳动者的结合上发生变化。
马克思曾说过:“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技术进步使劳动手段高度自动化,劳动者从笨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转为自动控制和远距离操纵,由直接在机器上操作改为通过仪表、仪器监视生产过程,工人几乎不用直接参加生产过程本身。随着辅助工程和服务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使得这方面工作越来越接近于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所有这些,都会导致人和物的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更大的变化。
固定资产再生产如何
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
列宁指出:“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列宁全集》第24卷第435页)。特别是在组织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过程中,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更应着眼于技术进步的要求。
首先,不能把劳动手段类型凝固化。
过去要求大修“不变形”,更新“原打原”,这就是把劳动手段类型凝固化了。它违反技术不断进步的客观规律,使固定资产的再生产过程排除技术进步的影响,一方面是办不到,一方面是阻碍了技术进步成果的运用和推广,束缚了生产能力的扩大。事实证明,在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中,吸收的科学技术成果越多、越快,生产效率也就提高得越显著。因此,对固定资产局部更新和整体替换采用新技术,在思想认识上和规章制度上,只能是尽量提倡和鼓励,而不应加以阻挠和制止。我们要着眼于通过固定资产的局部更新和整体替换,尽可能采用新技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手段的生产效能。应力求通过每一次大修,每一次更新,都使机器设备的技术面貌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其次,要适当加快机器设备的更新速度。
有人估计,最近十年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超过了过去二千年的总和,新设备的更换速度大大加快,工业部门的技术手段有30%已被淘汰,而电子工业部门则有58%以上被淘汰。相比之下,我国的设备更新速度是相当慢的,同当今的技术进步步伐是不合拍的,因此,应当适当加快设备更新速度。
由于各有关技术领域中的技术进步不同,对各类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不能不管什么样的固定资产都一律要求以相同的加速度进行更新。现在一些西方国家往往也是陈旧的设备和新设备同时配合使用,亦即所谓“传统加进步”。对关键性的设备要及时更换,对一般性设备就不必用那么快的速度更新,至于厂房,如果旧式结构还很坚固,不影响生产效率,更可不必急于用现代化钢结构去代替。
最后,研究和制定适合我国情况的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
如果没有一个全面的、长远的技术发展设想和具体的、明确的技术政策,那末,固定资产的再生产在如何适应技术进步要求方面,就难免陷于盲目性。现在世界工业先进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很快的,水平是很高的。我国由于原有技术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建立后,科学技术虽有很大发展,但至今仍然落后大约二十年左右(有的领域差距小些,有的领域差距大些)。如何尽快赶上去,哪些技术应当着重发展,哪些技术可暂缓发展,这要考虑很多复杂因素,要根据我国目前和未来的客观需要与实际可能,有计划、有步骤地来进行。就固定资产如何适应技术进步要求这一角度来讲,主要通过提供固定资产物质要素的部门——主要是建筑业和机械制造业——体现出来。
先进的科学技术,需要经过建筑设计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在生产实践中获得成果。在通过基本建设活动建造安装固定资产时,就要考虑采用最佳的设计方案,以保证所形成的新增固定资产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
固定资产的积极部分——机器设备,是由机械制造业提供的。这部分固定资产的质量如何,关键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的成果如何。我国机械制造业解放后有很大发展,但不可否认,我们的机械产品质量还很不理想,只有使机械制造业的生产由重数量转为重质量,制造出的机器设备能够反映和促进技术进步,才能更好地使固定资产再生产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
在考虑技术政策时,还要正确解决坚持自力更生同必要的引进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当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引进外国的技术要有选择,多引进“软件”,少进口“硬件”,多买“鸡”,少买“蛋”,不要多进口成套设备,要进口那些我们不能自制的、关键性的设备,并要注意仿制。对引进的技术设备,要按照周总理概括的“一用、二批、三改、四创”的原则,做到既能很快普遍化,又能很快用我们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加以提高。
(本文是梁文森、田江海著《社会主义固定资产再生产》第六章摘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