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巴黎城市雕塑印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6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巴黎城市雕塑印象
凡慈
在巴黎的公园、广场、街心,几乎随处可见的座座雕像,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凡尔赛宫庭院里的“酒神池”是别有风趣的。池中垒岛,岛上塑像:一位英俊的小伙子斜倚在地,正举杯欲饮。身后,散落着串串葡萄;脚边,一只倾翻的酒桶,依稀似见香槟汩汩,令人恍觉满池生香。好一幅葡萄熟了、新醪初尝的生动图画,那“酒神”,分明是知酿善饮的法国人民的写照。神话色彩与生活情趣,在此融为一体了。
埃菲尔铁塔下那尊小小的青铜胸像,也吸引着众多游人。雕像朴素无华,体现了艺术家独到的构思:伟大与平凡的对照和统一。当人们仰视那高达320米的“钢铁巨人”后,发现这停立于塔基一隅的铜像,就是铁塔设计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塑像时,无不肃然起敬。
巴黎街头雕像题材之广、艺术之美,令人惊叹。朋友告诉我,虽饱经历史沧桑,这个城市的公共塑像仍有400来座(组),在全球各大都会中很有名气。它们或表现宗教传说、神话故事,或纪念历史人物、重大事件,或反映自然风物、人民生活,内容极其丰富、多样。就造型而言,有的庄严肃穆、有的诙谐生动,有的质朴恬淡,有的华丽多采,有的粗凿大斧,有的精雕入微,风格随时代、题材、作者而异,但无不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人说,从巴黎的街头雕像可以约略窥见近400年来法国雕塑艺术的演变,这大概是不错的。请看,贞洁喷泉的《山林水泽女神》是十六世纪下半期古典派大师古戎的杰作;杜勒里花园入口处的《飞马》是十七八世纪之交古典主义向洛可可艺术转换期的代表人物科伊塞沃克斯所塑;十八世纪后期杰出的肖像雕塑家乌东为自己的家乡留下了一系列名人纪念像;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中坚吕德在星形广场凯旋门上再现了法国大革命的壮丽图景——刻画起义者英雄气概的浮雕《出征图》;至于布洛梅街心花园的《月鸟》,则为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西方艺术流派、现代派雕塑之一例。
在“艺术之都”的雕像群间流连,一股强烈的历史感不时向人袭来。可以发现,法国历代几乎所有著名人物,从帝王将相到民族英雄,从政治家、军事家到科学家、艺术家,只要对国家作过这样、那样的贡献,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驻足于雕像前,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观感。有人或许会在路易十四像前怀念“朕即国家”的时代,另一些人可能在“公社墙”边寄托自己的壮思。而更多的人则可从中学得一点形象化的法国历史:一部光荣而曲折的历史,一部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创造、决定的历史。
当稍稍了解这些雕像兴废盛衰的故事之后,这一印象便更加深刻了。
在法王亨利四世的雕像前,人们告诉我,法国首都的第一座“公共塑像”就是为这位波旁王朝的创始人而建的。塑铸工程始于1604年,历时9载;在由工场水运巴黎途中,又遭覆舟之厄,打捞经年;待雕像正式落成之日,这位国王死于暗杀已有四年了。自此之后,雕像建筑蔚成风尚。这自然是法国城市建设和雕塑艺术发展的结果,而封建统治者则藉以树碑立传,炫耀高贵风雅。所以直至十八世纪末,作品多为王者塑像或神话人物,主要用来装饰宫室庭院或贵族宅第。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之后,随着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争取民主共和的斗争风起云涌,雕塑艺术也开始走出宫廷,走上街头,成为真正的“城市雕塑”,内容也逐渐群众化了。从1836年到十九世纪末,巴黎新建雕像100来座,不少以人民生活为题材,如《捆草人》、《带耙的马》等,更多的是纪念历史名人,诸如十四世纪中叶巴黎市民起义的领导人艾顿·马赛、大革命时期著名活动家丹东、拿破仑名将南伊、唯物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小说家大仲马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素有“圣女”之称的贞德,一人占了5个雕像,其一名为《再生的法兰西》。这位十五世纪二十年代奋起抵抗外敌、最后被贵族出卖而殉难的民族英雄,在十九世纪艺术家心中唤起如此的灵感,无疑反映了处在内忧外患中的法国人民向往民主、保卫国家、振兴民族的意志和情绪。
两次大战中,巴黎的雕像遭到不少破坏。在纳粹统治时期,根据所谓的“非铁金属回收法”,约有140座青铜雕像被送进了化铜炉。然而,希特勒的“化铜象为干戈”之举并未给他的战争机器增添什么力量,更未能阻止法国人民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至于雕像,自1945年以来,在战后的废墟上又新建了80多座。目前,在精心维修、保护现有塑像的同时,市政当局计划逐步重建十九世纪的著名雕像,以期使这批法国文化的珍贵遗产重放光彩。(附图片)
巴黎天文台广场上的米歇尔·内元帅塑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