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甘冽的水 甜润的歌——读《引滦诗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7
第7版()
专栏:

甘冽的水 甜润的歌
——读《引滦诗选》
陈惠方
《引滦诗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军内外39位专业和业余诗人献给这一宏伟壮美的工程和功勋卓著的建设大军的深情的赞歌。
如果说,引滦工程建设是一首黄钟大吕式的浩歌,那么,这本诗集里的诗恰如那婉约柔和的小唱,轻松自如的和声。它如同滦河水那样甘冽,如同津门用滦水泡沏的“龙井”那样甜润。“五百一十七级台阶”,对于懦夫来说,是望而生畏的不可逾越的“台障”,而在诗人的诗中,战士却把它比作琴键、塔尺,比作诗行、画幅,比作登泰山的“天左一柱”、珠峰的绝顶。这是战士心情的真实写照,十分恰当而又形象传神地表现了人民战士压倒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老诗人田间雄心犹在,也赶来助唱,其诗如喷珠吐玉:“我们打进地球去,引滦不过是一关”“不怕死自有斩山剑,为四化自有焚石山”“滦河滦河你行,战士引你起身!”引滦工程的成功,离不开滦水所经之处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他们为了全局的利益,不惜舍卒保车,表现了可贵的顾大局、识大体的自我牺牲精神。但是,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当滦水行将淹没那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丰饶的故土时,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战士诗人徐明德的《故土》,表现了他们“滦河水呀,你慢慢上涨……”“滦河水呀,你还是快些上涨吧……”这种微妙、复杂而又可以理解的心情。乡亲们是眷恋自己的故土的,但是他们更懂得当全局需要的时候,作为新时代的农民应该怎么做。家在滦水之滨的刘章在《大黑汀咏思》中写道:“故乡流水照我影,此时此地倍动情,山重重,水重重,心事千万重:为天津百万同胞,饮水永绝海咸和鱼腥;愿做故乡峡谷风一缕,推波助澜长相送!”恰如滦河源头的泉水叮咚,感情真挚,琅琅上口。
“引滦,也引出诗的新风吧,不再是催眠一曲,朦胧一片。”火热的引滦工地,是诗的源泉,是诗的熔炉。诗作者和创业者打成一片,和伟大的建设事业熔为一体,诗风也随之一变。诗作者和建设者的心是相通的,他们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歌是献给四化的奋斗者的。创业者大都战斗在喧嚣的工地,沸腾的矿山,嘈杂的车间,熙攘的商场。他们忙碌了一天,紧张了一天。在工余,需要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需要松弛神经,恢复疲劳,需要积聚精力,以利再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诗歌作者来说,应该给他们送去怎样的诗歌呢?
通过体验,通过感受,通过探求,通过测试,诗作者们懂得,此时不宜站在创业者的旁边。虽然这些诗作者创作的手法不同,风格迥异,但都不约而同地按照战士的审美观,努力追求明快清新、质朴无华、活泼诙谐的艺术风格,这就是这些反映时代斗争生活的感时之作的特点和基本格调形成的原因所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