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县有中学 社有完小 队有初小 青海同德草原形成牧区教育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8
第3版()
专栏:

县有中学 社有完小 队有初小
青海同德草原形成牧区教育网
本报讯 记者金元明报道:青海省同德县委发动全县上下狠抓牧区教育,已在辽阔多山的草原上形成一个县有牧民中学,社有寄宿完小,队有牧读初小,书声朗朗的教学点布满草原的牧区教育网。牧民子女入学率由原来的73%上升到85.8%,巩固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87.3%。
同德县是海南藏族自治州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县。境内山峦起伏,牧民居住十分分散。县委从方便牧民子女上学出发,除了在全县5个牧业公社设立9个寄宿的完全小学,50个牧业大队设立105个随畜群转移的牧读初小外,还根据牧民居住状况,分设了106个教学点。在居住特别偏僻的地方,县委还鼓励有文化的牧民联户承包教学。
同德县能取得这样的成效,主要是因为:
——县委一班人坚决破除“一生产,二财贸,有了时间抓文教”的片面观点,从县到公社、大队都有一名领导主管教育,县委、县政府开会都要把教育作为重要议题来讨论。各级主管教育的领导,不仅自己主动抓教育,还规定干部下牧区都要到学校看看,帮助解决问题,回机关后及时向党委汇报,真正把教育放到与生产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
——逐年增加教育投资,发动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减轻牧民负担。
——要求学校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吸引牧民子女上学。牧民们看到自己的子女能为牧区的科学养畜出力,宁肯自己忙一些,劳累一些,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学校去上学。
——通过在职自学、假期培训、到外地进修等方法,千方百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近年来,全县还选拔31名忠诚牧区教育事业、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当地少数民族教师,担任了一些学校的领导职务,加强了学校领导,促进了教学工作正规化。对占全县教师队伍三分之一的民办教师,在实行优惠待遇的基础上,拿出一部分报酬进行浮动奖励,从而使他们能够安心教学,提高他们搞好教学的积极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