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内丘县地方宗派主义问题受到严肃处理 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拥护,靠山头犯了错误的同志表示要增强党性克服宗派主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8
第5版()
专栏:

内丘县地方宗派主义问题受到严肃处理
广大干部群众坚决拥护,靠山头犯了错误的同志表示要增强党性克服宗派主义
本报讯 最近,中共河北省委派人协助邢台地委、内丘县委,查证核实了内丘县委少数领导干部的地方宗派主义问题,并作出了严肃果断的处理。
内丘县在历史上有“山区派”和“平原派”之争。“四清”前,本县籍干部、原县委书记就带头排挤外来干部。“四清”中将这位同志调离,充实了5名外县籍领导干部。“文革”开始后,狭隘地方主义的情绪又借机抬头,以人武部打字员李清泉为首的造反派,将几名外县籍领导干部打成所谓“三家村”、“走资派”和“现行反革命”,要他们“滚出内丘”。李清泉当上县革委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后,对几名外县籍干部以种种借口不予解放,还先后提拔了一批造反兄弟,控制了县直机关的要害部门。1969年,“四清”前的那位县委书记离休回内丘定居后,故态复萌,仍参与宗派活动。地方主义和派性交织一起,台上台下排外情绪合为一流,势力愈大。
1980年底,李清泉被免职,“四清”前担任县委资料员的韩金堂,由常委兼组织部长提升为县委副书记,取代李清泉主管组织工作。韩对李清泉的造反兄弟,除问题严重、民愤大的不得不免职外,大部分给予庇护;同时,对公社和县直领导班子作了大幅度调整,使其亲信在不少领导班子中占了优势。这样,内丘就形成了一股被少数人操纵的地方宗派势力。这股势力由十年动乱中形成的派性关系、得失与共的利害关系、同裙带相连的亲属关系结合而成。他们中极少数核心人物居于领导职位,凭借宗派势力,违法乱纪,大搞不正之风,给党的事业带来极大危害。
他们破坏民主选举,进行非组织活动,企图争夺县政府的主要领导权。一些人经常散布“内丘县就不能出个县长?”“内丘县的权不能让外县人来掌。”“韩金堂就不能当县委书记、不能当县长?”等等。
他们使用干部唯亲唯派。有的人历史上有证据确凿的自首变节行为;有的人在“文革”中参与武斗迫害领导干部,但由于投靠了韩金堂的“山头”,便得到庇护,被委以重任。
他们阻挠查处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案件。在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活动的斗争中,县委确定的13起重点查处案件,只结案两起。一些案件因与宗派势力有牵连,很难查处。如县化肥厂厂长刘金虎、供销科长李僧泽和会计张富海合谋,利用该厂账号,动用公款4万多元,套购国家煤炭、木材、水泥等物资,进行违法活动。此案经省委领导批示,要查报结果。但调查组两进两出,历时近二年,都未能结案。最近才得到严肃处理。
他们攀亲结友,裙带关系等不正之风盛行。1979年底,地区分配这个县69名自然减员招工指标,几名县委书记以“照顾老干部”为名,一次就安排亲友34人。韩金堂的三个儿子、一个儿媳,先后被招为正式职工,他的妻子也转为非农业户口。最近,韩的另一个儿媳又以冒名顶替的手段,被招为县招待所正式职工。
他们不顾党纪国法,贪占国家便宜,营建私房。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干部中有714人盖新房3,755间,不少人有贪占行为,共约贪占国家便宜23,000多元。韩金堂尤为突出,1971年他在老家盖了7间砖房,1981年又在县城盖了7间砖房,贪占国家便宜已查清的有1,000多元。
现在,中共内丘县委在上级党委的帮助下,已对韩金堂等人的错误作出严肃处理:免去韩金堂同志内丘县委副书记职务,留党察看二年;对宗派势力包庇的“文革”中造反起家和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干部,免职7人,调整职务2人。责令韩金堂等人如数退清在营建私房中贪占国家的23,000多元(现已退清)。自上而下地在全县干部、党员中宣布韩金堂等人的错误和对他们的处分,进行增强党性、反对派性、维护团结的教育。
内丘县的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组织果断揭露和处理韩金堂等人的地方宗派主义错误,反应强烈,拍手称快。有的说,韩金堂等人打着为内丘人民谋利益的旗号,实际上他们的宗派活动才是内丘刮不正之风、损害人民利益的祸根。有的说,平掉韩金堂等人的山头,说明我们党是有力量的,内丘县党员和干部大多数是好的,少数人想依靠宗派势力长期控制内丘是办不到的。一些靠山头犯了错误的同志,开始觉醒过来,表示要增强党性,克服派性和宗派主义情绪。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