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近代史研究》改为双月刊絮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9
第5版()
专栏:

《近代史研究》改为双月刊絮语
李侃
《近代史研究》自从1979年创刊到现在已经出版十八期。这种以研究中国近代史为内容的专门学术性期刊,在新中国建立以来,还是首创。它的出世和茁壮成长,可以说是历史科学繁荣兴旺的一个标志。这个刊物之所以引起史学工作者的欢迎和重视,一是因为它适应了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二是因为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1984年开始,又将过去的季刊改为双月刊,这就更加证明了她已经扎根于社会主义的历史科学土壤,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
作为一个读者和历史学工作者,我感到《近代史研究》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这个刊物打破以往习以为常的历史断限,用实践表明,把中国近代史的下限延伸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而且用了相当数量的篇幅(约占每期杂志26万字的一半以上),刊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要史事的文章。从五四运动开始以迄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的这段历史,是中国有史以来社会变革最深刻、最广泛,革命斗争最激烈、最伟大、最壮丽的历史篇章,这个本来不应忽略而实际上沉寂了多年的重大历史课题,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活跃起来了。《近代史研究》在这个广阔而深厚的历史领域,应该说是尽到了加意开垦、辛勤耕耘之力。据初步计算,在已出版的十八期中,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的文章就有近百篇。尽管这方面的文章、资料一时还不可能很有系统和丰富多样,但是却给人们以新鲜、深刻的印象。它不仅给史学研究者和教学人员以重要参考,给读者以重要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给读者以重要的思想教育和历史启发。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距离社会主义的现实生活时间较近,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状况,特别是中共党史和革命史的历史状况,都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事求是地记述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大有助于人们更深刻地认识现实,大有助于读者把历史感和时代感统一起来。
第二,这个刊物更使读者感到亲切的是它经常刊载一些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文章和回忆录。例如董必武、彭德怀、陈毅、贺龙等同志以真切感人的笔触,记载了他们亲身经历的某些革命斗争。这是中国人民革命事业活生生的历史见证。它告诉人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是在怎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经过浴血奋战、英勇牺牲才站立起来的,伟大的中国革命培育和锻炼了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谱写了多么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些有血有肉的回忆文章,既是历史,又是现实;既是知识,又是教材。它把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有机地统一在历史之中,体现在火热的革命斗争实践之中。它的历史感染力和政治思想感染力,是一般的史学论文所不能代替的。
第三,这个刊物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之下,认真地贯彻执行了“百家争鸣”的方针。不论在史学理论、史学观点方面,以及在对某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见发表,这是很值得提倡和很需要坚持下去的。在学术问题上不同意见的讨论和争论,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也是发展学术、探究真理的必经途径。历史和历史科学本身是丰富而复杂的,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有一种意见,而没有别的意见。作为学术性刊物的生命活力,不在于它在所有学术性问题上的议论一律,看法一致;而在于它既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政治方向,而又有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实事求是、各抒己见的学术讨论。《近代史研究》已经这样做了,希望以后更好地这样做。
刊物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以后,自然会容纳更多的文章,内容也当然会更加充实。对此,在它的《启事》和《稿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作为史学界和编辑工作的同行,在欢迎和祝贺的同时,也深知要办好一个刊物的甘苦和艰辛。不过为了历史科学的繁荣发展,总是希望它在缩短刊期之后,越办越好,精益求精。这里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在保持和发扬自己原有的风格和特色的同时,要加意培养扶植青年史学工作者,更多地发表他们的文章。我们的史学工作队伍,还不够宏大,不论在数量和素质上,都不能适应客观形势的实际需要。新的时代必将造就出一代新人。“江山代有才人出”,现在正是人才辈出、群星初露的时代,史学新秀不断涌现。《近代史研究》应该有意识地去发现他们,并加以引导、扶植。使自己成为老、中、青史学工作者的共同园地,把刊物办得有声有色,生气勃勃。
再一个希望是要努力改进文风。在史学著作和史学文章中,固然不乏内容扎实的优秀之作,但是文笔不畅,语言枯涩,内容单调,形式呆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通病”。改进文风,行之不易,非一朝一夕所可奏效。但如果立志改进,也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难关。近代以来,文体的重大改变已有三次:由深奥难懂的古文一变而为风行一时的“新民体”;再由文言文变为白话文;然后又由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进而演变为词语更加丰富的现代语体文。这种变化和进步,可以说每次都是以报刊为手段和媒介的。对此,我们应该向老一代的文化、语言大师们学习,向杰出的老一辈历史学家们学习。我们现在来读他们所写的历史著作和史学论文,还有一种清新流畅、生动活泼之感。写历史的文章,应该力求作到具有可读性。中国古代是文史不分的,有些历史名著同时也就是文学名著。鲁迅曾把《史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扬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使得我们的史学作品不但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和中国气派。笔者自知文笔拙劣,学识谫陋,之所以敢于妄以发论者,意在引起史学刊物与史家共同努力,并愿与史学同行共勉。
最后一个希望是要使刊物文章的内容和形式都尽量做到多样性。历史既然是多样性的统一,那么反映和表述历史的文章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中国近代一百多年社会矛盾之复杂,社会动荡和反帝反封建斗争之激烈,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变化之迅速,都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革命与反动、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决死斗争中,构成了雄伟壮丽、丰富多采的历史图景。需要研究的历史课题,需要分析的历史现象,需要总结的历史经验,需要揭示的历史规律,可以说是天地广阔,大有用武之地。至今还有不少尚待探索、开拓的新领域。许多已经被研究过的历史课题,固然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但更要着意研究一些新的重要课题。每期都尽可能有几篇引人注目的新题目,使读者一看目录,就被这些题目所吸引,不能不看。这当然不是说要故意追求新奇,玩弄花样,而是要匠心独运,刻意钻研。希望刊物办得既有思想性,又有学术性,既严肃,又活泼,以更新的姿态出现于日益活跃的史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