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曼舞高歌战友情——朝鲜平壤万寿台艺术团在北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9
第6版()
专栏:

曼舞高歌战友情
——朝鲜平壤万寿台艺术团在北京
本报记者 张云方
绛紫色的帷幕拉开,一阵风声从舞台飞出。伴着风声,是疾雨,是浪涛,是万舟竞发……观众立刻被带到“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中。旋即,风声隐去,14把小提琴奏出乐曲的主旋律:洪湖水,浪打浪……电子琴模拟二胡的声音,仿佛一位少女在低徊歌唱……这时刻,观众的情绪又引向南方的水乡。全场轰动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这是朝鲜平壤万寿台艺术团访华演出的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
朝鲜平壤万寿台艺术团是中朝友谊的使者。十年前,艺术团第一次来华演出就给中国观众留下难忘的美好印象。《卖花姑娘》的歌曲至今还在中国广大城乡传唱。万寿台艺术团成立于1969年,从建团起,就得到金日成主席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他先后观看艺术团演出达300余次。我国许多领导人也都欣赏过艺术团的精采表演。这次,艺术团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烈欢迎。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说,我们要借万寿台艺术团到来之机,向朝鲜同志学习艺术技巧,加深我们的友谊。
看朝鲜平壤万寿台艺术团表演,就好象漫步在朝鲜民族艺术的长廊之中。舞蹈《雪花飘飘》是个反映抗日革命战士为祖国解放而英勇战斗的节目,编导大胆运用了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用雪花仙子来映衬革命战士圣洁的心灵和不折不屈的斗争精神。舞蹈结束时,天幕上映出巍巍雪峰,象征着崇高的朝鲜革命精神。这是万寿台艺术团的传统节目。它创作于1965年前后,荣获金日成艺术奖。金主席称赞说,这是他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另一个舞蹈《降仙的红霞》,舞蹈用独舞和群舞的结合,有层次地再现了降仙炼钢工人的英雄形象。这个舞蹈是艺术团的同志们深入生活,和降仙炼钢工人一起劳动,在金正日同志具体指导之下排练出来的。万寿台艺术团的演出使人深深感到,朝鲜民族能歌善舞,今天,这个伟大的民族在金日成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正在跳着幸福的舞蹈,唱起欢乐的赞歌。
中朝两国亲如兄弟,两国人民情长谊深。这种友谊经历了革命斗争中的相互支援,到今天已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艺术团访问北京舞蹈学院时,院长陈锦清激动地回忆说,我曾两度去过朝鲜,第一次去是中国即将解放的时候,当时朝鲜已经解放,金日成主席资助了我们,还告诉我们,只要需要,说一声就行。从朝鲜回国后,在朝鲜同志的鼓励下,沈阳音乐学院办起了第一个舞蹈班,这可以说是中朝友谊在文艺上的一个硕果。1953年,当我第二次去朝鲜时,我看到的是被美帝国主义炸成废墟的平壤。但是我们看到的不是气馁,而是朝鲜人民重建家园的英雄气概。当时朝鲜人民生活很艰苦,但是还把藏起来的苹果送给中国同志,这是一种什么感情?不是胜于兄弟之情吗!
演出节目中,有几件事是很令人感动的。一是创作《洪湖水,浪打浪》这个节目时,怎样把一支中国歌曲用朝鲜传统民族器乐来演奏,这是一个新课题。朝鲜同志告诉我们,他们在再创作的配器过程中,金正日书记亲自指示并几次修改。这个节目今年6月在朝鲜平壤举行的七团体乐器演奏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朝鲜同志说,这是中朝友谊发展的象征。另一件事,是舞蹈《祝酒歌》,歌曲就是中国人民粉碎“四人帮”时广为传唱的《祝酒歌》。朝鲜同志说,这个舞蹈是金正日书记指示编排的,并且说要把它安排为最后一个节目,要使中朝友谊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两件事正说明中朝人民战斗友谊是何等深厚!
万寿台艺术团的艺术家们这次来华访问演出,为加深中朝友谊作出了新的贡献。在北京的7天里,他们不辞辛苦,共演出7场,并特地为燕京饭店的工作人员加演了一场。11月7日,代表团到红星中朝友好公社访问,艺术团的同志们看到1975年金日成主席访华时同叶剑英同志共同栽下的松树已经长得很高,非常兴奋,纷纷在树前摄影留念,并且给松树浇了水。艺术团中最年轻的十八岁团员权美淑说:“我热爱艺术,更热爱金主席和毛主席亲自缔造的中朝友谊,我愿用自己的舞姿为友谊增添新的光彩”。这,代表着新一代发出的友谊心声。
艺术团还将奔赴西安、上海、天津、沈阳和丹东等地访问演出,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在各地的友好演出获得最大的成功。(附图片)
舞蹈《雪花飘飘》。本报记者 陈 志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