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从格林纳达事件看英美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09
第7版()
专栏:述评

从格林纳达事件看英美关系
新华社记者 杨翊
美国对格林纳达的入侵,在伦敦引起了格外的关切。这是由于英美之间存在着传统的特殊关系;也因为格林纳达这个小小的加勒比海岛国,过去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现在是英联邦的成员国,其总督名义上还是英国女王派驻的代表。
所以,当里根总统没有及时同英国政府打招呼,又不听从玛·撒切尔首相的劝阻,悍然派遣武装部队入侵格林纳达之后,一时间英国舆论哗然,反对党也大事攻击。保守党政府对美国的行径既不能出面支持,也不便公开谴责,显得颇为尴尬。从格林纳达事件中,人们进一步看清了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矛盾。
关于英美之间这种特殊的同盟关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格林纳达事件发生后明确表示,我们站在并将继续站在美国一边,因为它是欧洲自由的最终保证人。但英国公众对华盛顿的侵略行径持有与政府不同的观点。根据最近举行的一系列民意测验,反对美国入侵的要比赞同的多60%。由于国内群众、包括保守党内部的压力,也出自对里根总统一些粗暴做法的不满,英国政府才对美国进行了劝阻,表示了遗憾与不满,并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格林纳达问题时投了弃权票。
但是,英美传统的结盟关系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玛·撒切尔首相和里根总统相继上台后,两人作风相似,气质相投,政策相近,信仰相同,两国当局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英国需要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作为它的后盾,这在去年英阿(根廷)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战争中表现得格外明显。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世界的斗争中,在处理同西欧盟国的关系中,也得仰赖英国这个坚定盟友的支持。如里根的中美洲政策、中东政策和在欧洲部署中程核武器等,遭到全球许多国家的反对,但还能获得英国政府的附和。
当然英美之间也存在不少利害冲突。在东西方关系与经济政策上都有难以掩饰的分歧。就是美国对格林纳达的入侵也触犯到英国在当地的利益,例如岛上的飞机场就是英国公司出资兴建的。英国不愿苏、古势力控制格林纳达,也不乐意看到它的权益全被美国取而代之。此间政治观察家认为,英国当局一向老谋深算,它现在主要考虑的是如何收拾残局,策划未来。最近伦敦外交活动频繁,政府负责官员纷纷表示要对格林纳达要求援助的请求给予积极的反应。
一些英国朋友在同记者交谈中指出,由于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政府把维护英美特殊关系作为它外交政策的基石,格林纳达事件一时还不大可能动摇两国的结盟关系。11月6日的《星期日泰晤士报》就明确地说,“特殊关系将会继续”。但从长远看,它对英国各阶层群众的情绪,以及英国外交重点的转移,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最近英国的民意测验和议会辩论显示,英国人对山姆大叔的不信任感在增长,他们担心美国军队横冲直闯,四处侵略,增加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他们也害怕当巡航导弹在英国部署完成后,英国无法控制美国可能的发射行动,使自身成为美苏争夺的受害者。连“伦敦城”的喉舌、保守的《金融时报》刊载的专论也认为:“同美国保持双边或特殊关系的时代已在消失”。它要求西欧制订一致的外交政策,强调“达到同美国的平等只能通过欧洲”。外交大臣杰弗里·豪在11月4日的一篇讲演中说:“格林纳达事件提醒我们,有时即使是对其最亲近的盟友,欧洲也需要一个独立的声音”。他还说,“如果我们是作为十国(欧洲共同体)而非分散的欧洲国家,我们对事件施加实际影响就能有效得多”。这番话是颇耐人寻味的。
(新华社伦敦7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