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把科技送给千家万户——记平山县南甸公社农技服务公司为农民服务的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0
第2版()
专栏:

把科技送给千家万户
——记平山县南甸公社农技服务公司为农民服务的事
本报记者 高保生
河北省平山县南甸公社农技服务公司7名成员,借用公社两间库房做办公室,长年累月和农民打交道,把科技知识送给千家万户。下面记述的是他们为农民服务的几件事:
及 时 雨
农技服务公司的同志常说,“要当好农业的后勤”。农民则称他们是“及时雨”。
今年5月的一天上午,在黑母田大队村西的棉田地头,坐着几个愁眉苦脸的社员,眼看着棉叶发黄了,不知该咋办。忽然,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公司来人了。”人们抬头一看,顿时喜上眉梢。原来,公司的同志们了解到这里的情况,及时派技术员赶来查看。他们详细查看苗情和地情后说,“化肥施得过多,多浇水可以补救”。几户农民照着做了,棉苗返青了。
农技服务公司的同志认真负责,谁家遇到难题,他们帮助解决;谁家庄稼长势不好,他们传授管理方法。公司经理牟传光是个农艺师,原在县农业局任副局长。今年初,他看到农民迫切需要科学知识,与大学毕业生李文昌一起,主动要求到地处半山区的南甸公社工作,与公社五名技术员联合办起了这个服务公司。公司成立半年来,解决了农民500多个疑难问题,并根据农事季节编印农技宣传资料15期,共3,000多份。
明 白 纸
4月份,棉蚜为害。农民纷纷赶到农技服务公司买农药。他们说:“公司卖的是方便药,还有一张明白纸。”
大包干后,农民们买农药遇到了新问题。供销社农药不零售,买一瓶氧化乐果6.3元,一户几年用不完,不仅浪费,放在家里也不安全。牟传光亲自去供销社联系:“能不能零售?”回答是:“我们人手不够,又没有安全措施。”牟传光与同志们商量,从供销社买来农药分给农民,他们懂技术、会管理,保证了安全,每卖一份药给农民,还送一张说明书。说明书通俗易懂,农民一看就明白,大家称之为“明白纸”。
农民拿了“明白纸”,科学用药,全公社3,000亩棉蚜得到及时除治。
示 范 户
公司的同志们用科学技术指导生产,服务生产,鼓舞和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今年全社1.8万亩小麦总产达834万斤,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皮棉亩产150多斤。当问起公司的发展前景时,副经理张用海同志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以前主要搞些服务性工作,以后要向技术承包方向发展。现在主要是抓好示范户,推广新技术和优良品种。”
经过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塞虎河大队农民郭风有,实行地膜覆盖新技术,每亩皮棉由产100来斤提高到300多斤,成本只有20元;年子头大队张海增,在次地试种“徐薯十八”,平均每窝结薯重1斤8两,亩产8,000多斤;还有的社员试种了杂交水稻等优良品种。
“现在全公社已有262个科技示范户”,张用海介绍说。“示范户是榜样户,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用不了几年,整个公社科学种田就能达到一个新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