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内行当家好”——记江西省水利厅长赵源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1
第4版()
专栏:通讯

“内行当家好”
——记江西省水利厅长赵源仁
赣水苍茫,风急浪涌。
今年7月11日,一艘整装待发的抗洪指挥机动船停泊在南昌码头。不一会,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白栋材、省长赵增益相继登船。接着,上任才一个多月的水利厅长赵源仁也快步跟上来。
工作人员问第一书记:“要不要再请一位总工程师上船?”
“不用”,白栋材同志手指赵源仁,笑着说:“他是高级工程师,有他就行了。”
机动船象离弦的箭,穿过烟波浩渺的鄱阳湖,飞向遭受特大洪灾的赣北沿江滨湖地区……
在这次抗洪中,赵源仁用他丰富的水利知识和长期积累的治水经验,积极出谋献策,为省委、省政府正确有力地指挥这场战斗当了好参谋。白栋材同志高兴地说:“还是内行当家好!”
赵源仁今年五十七岁,195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三十多年来一直从事水利建设。1956年他晋升为工程师,后来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今年5月,在机构改革中,他挑起了省水利厅长的重担。
从7月5日开始,赣北地区连降暴雨,长江、鄱阳湖水位迅速上涨。为了搞清这次未曾料到的洪水情况,赵源仁和有关同志一道,全神贯注地分析雨情、水情,以便为省委、省政府部署抗洪战斗提供可靠的预报。经过对大量水文资料三天的分析和计算,赵源仁他们预报:“赣北将发生建国后最大的洪水灾害”。与此同时,上级有关单位关于长江中下游的雨情、水情预报也电传过来了。对比之下,两家报的有些出入。按一般情况而论,上级单位技术力量强,资料掌握全面,参照他们的预测数据报告省里本不算错。但是,赵源仁心中更清楚,上级单位是根据整个长江流域水文资料作出总的预报,它不能完全代替各地区小范围内水情、雨情预报,正如全国总的气象预报不能代替各个地区的气象预报一样,如果自己提供的情报不准确,后果将是异常严重的。
作为一个刚刚走上领导岗位的技术干部,对这样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决不能含糊。他对副厅长王少农、钟积贤说:“既然两家预报有所不同,我建议暂不上报,还是我们自己算清楚再说。”两位老干部欣然同意。于是,赵源仁又连夜把水文、气象部门的有关人员找来,根据他们熟知江西大中小河流的特性,及当地的水情、雨情,对原来计算的结果进行核实和认真的讨论。当他们计算出准确的结果以后,天已经破晓。抗洪如救火,赵源仁顾不得回家休息,一面赶到省委去报水情预报,建议省委、省政府作好抗大灾的一切准备;一面又打电话给上级有关单位,向他们提供江西最新雨情、水情资料。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发出的预报是比较准确的,为全省夺取抗洪斗争的胜利赢得了主动。
地处鄱阳湖地区的柘林水库,总库容为79亿立方米。7月初,库区五天内连降暴雨,水库蓄水迅速超过了62米高程的汛期限制水位。过去,最高水位达到过60米,而且当时水库大坝基础帷幕灌浆工程尚未完成。柘林水库水位,这次预测将要超过65米。水位骤然提高五米,水库会不会出事?水库下游永修县的一位县委副书记,专门跑来找赵源仁说:“群众怕水库倒坝,有人把家往高处搬,影响群众上堤抗洪抢险;我们心里也没有底,县委派我来问问。”
赵源仁担任过柘林水库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深知柘林虽是土坝工程,但已按设计进行了加固,有一定的抗洪能力。目前坝身、坝基测压管测出的数据表明,一切情况正常,即使水位上升到65米左右,土坝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赵源仁一边画图,一边解释着。这位永修县委副书记听后,放心地回去动员和组织群众全力护堤。在省里召开的抗洪工作会议上,赵源仁又如实地介绍了柘林水库的情况,还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调度方案。结果,这次柘林水库蓄洪水位最高达到65.31米,土坝仍安好无损。由于这次汛期调度得当,不仅减轻了水库下游的洪水压力,而且为今年多发电储备了充足的水力资源。
在长江、鄱阳湖水网地区,保护万亩以上农田的重要圩堤有54条之多。1954年的大水,使这里的大小圩堤全部溃决,九江市被淹,三百万亩农田变成一片汪洋。今年怎样才能保住主要圩堤,避免重大损失?赵源仁组织水利厅的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圩堤的现状,提出应急措施,并写成书面材料供省委、省政府参考。抗洪最紧张的时候,赵源仁还随白栋材、赵增益同志,乘船到长江和鄱阳湖滨的新建、永修、星子、湖口和九江市,沿途察看险堤险段,及时采取各种抢险固堤的技术措施。今年洪水虽然比1954年大,但重点圩堤几乎都保住了;九江市在四面洪水围困下安然无恙,受淹农田还不及1954年的五分之一。
前不久,赵源仁一直在鄱阳湖滨地区深入调查研究。他考虑得很远,正在为“驯服五河,协调江湖”的鄱阳湖治理总体规划,日夜奔波着,谋划着。
本报记者 蒋秋生 曾祥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