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忆朱程烈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1
第5版()
专栏:

忆朱程烈士
崔田民 张承先 杨泽江 陈阜 夏川 门镇中 赵天德 牛星斗
1943年9月28日,是我们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日寇对我冀鲁豫边区进行最后一次疯狂“扫荡”,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兼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旅长朱程同志,英勇牺牲了。
朱程同志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矾山镇一个贫苦矿工家庭,七岁上学,十一岁到福建集美学校读书,后又转到温州读书。1930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九一八”事变爆发,他因积极参加抗日反蒋活动,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监狱一年半。出狱后,朱程回到平阳家乡当小学教员,常和老党员叶挺鹏等同志在一起,并积极参加了一些进步活动。1933年,蒋光鼐、蔡廷锴反对内战,要求抗日,在福建建立了抗日反蒋的人民革命政府,朱程同志当即赶到福州进行联系。
福建革命政府被蒋介石镇压下去后,他不得不离开福建,到津浦铁路谋职。1934年春,国民党政府的铁道部选派他留学日本。1937年5月即将毕业时,由于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野心,他返回祖国,并决心先到已经成为抗日重要阵地的太原。当时,赶巧阎锡山在太原的军官教导团教育长张荫梧也打起抗日招牌,到处网罗人才,朱程遂被张荫梧聘为地形和土木工程教官。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张荫梧乘机建立河北民军,朱程也随他到了河北民军。
1937年冬,朱程同志在河南省林县任民军十大队大队长。1938年5月,民军十大队又和十一大队合并,朱程同志又任十一大队长。
1938年秋,张荫梧率河北民军总指挥部离开山西省陵川县随鹿钟麟去河北,留朱程同志任民军晋冀豫边区办事处处长,兼民十一团(民十一大队扩编)团长。张荫梧一到河北,便不断袭击我军,杀害我党政干部,充分暴露出他的反动嘴脸。朱程、闻允志同志领导的民十一团则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因而遭受到张荫梧的忌恨。1939年春,张荫梧决定调民十一团到河北,妄图加以控制。当时朱程为维护统一战线,团结抗日,便到了冀西。张荫梧用民四团和民十一团合编的办法阴谋吞并民十一团,合编后,名义上仍由朱程同志任民四团团长,在这种形势下,他和张荫梧进行了有力的斗争。首先,朱程加强了和我冀西党政领导机关的联系,求得帮助和支持,并把教导队、少先队送到我冀西专署;其次,和我冀西游击支队积极联系配合;第三,把原民十一大队的学员分配到原民四团的连队担任指导员、政治工作员和政治战士,以加强政治工作。后来,张荫梧又以扩编部队为名,决定调朱程到冀南。因为朱程同志已认识到这是张荫梧将他调近,便于消灭的阴谋,并没有“遵命”前去。张荫梧见朱程不听从他的调遣,便命令民军第五旅吴嘉模部在内丘、邢台交界处消灭朱程。6月15日下午。当朱程由陵川县率一部分干部、部队回民四团团部,路过北店村附近时,突被五旅部队包围。在部队的掩护下朱程突围成功,同行的原民军十大队政治主任安道敦同志却被捉去活埋了。这就是“北店事件”。“北店事件”使朱程进一步认识了张荫梧的反动本质,因而下了脱离民军的决心,经过五昼夜的艰苦行军,将部队顺利地带到了山西省昔阳一带,后又将部队带到襄垣县休整。他在全团大会上,彻底揭露了张荫梧积极反共,破坏抗战,排除异己,不断进攻我党我军和杀害抗日干部群众的罪行,通电全国,宣布正式脱离河北民军。从此,正如原冀鲁豫边区区党委书记张霖之同志悼念文章里说的那样,“热情地追求真理”的朱程同志“最后找到了正确的归宿——共产党”。
同年8月,根据我十八集团军总部指示,将民四团改为华北抗日民军,由朱程同志任司令员,闻允志同志任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9月,朱程同志加入了向往已久的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华北抗日民军正式编入我八路军第二纵队序列,为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兼冀鲁豫军区第一军分区,朱程同志任旅长兼分区司令员,闻允志同志任政治委员。与此同时,张锡珩同志领导的河北民军十三支队也正式宣布脱离河北民军,和朱程同志领导的部队合并,并由张锡珩同志担任了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副旅长兼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从而使华北抗日民军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朱程同志是在民族解放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优秀党员、优秀指挥员。他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几年来转战晋冀鲁豫地区,为抗日战争写下了光辉的史页。
他在民军十一大队任大队长时,率领百余名学员去太行南区的博爱县敌占区活动。为了摸清敌情,他亲自侦察。还多次积极主动地带领部队袭击敌伪据点。
华北抗日民军成立后的第一次战斗,是在山西白晋公路上的夏店伏击战。1939年10月,朱程同志带领孙祖涵同志和一名警卫员,化装为去夏店北山大庙进香的香客,沿公路侦察了50余华里,最后选定在夏店附近的狮山设伏,袭击敌人的运输车队。这次战斗,朱程同志亲自指挥,我以伤亡6人的代价,消灭日军百余人,击毁敌汽车11辆,给白晋公路的敌人以重大打击。同年11月,朱程又率领一个连的兵力,没费一枪一弹,消灭了张荫梧设在平城镇的反动办事处,俘获百余人。1940年元月,朱程同志又率领部队,冒着风雪,经过百余里奔袭和两天一夜的战斗,消灭了盘据在河南省辉县西部高山上的顽匪董良俭八支队,俘获人枪各千余,匪司令董良俭被活捉,打开了我军从陵川县东进平汉铁路的通道,而我则无一伤亡。1940年2月,朱程同志率领部队攻打河南省辉县县城。并在被迫进行的反摩擦战斗中俘获顽军朱怀冰部人枪各50余。1940年4月,朱程同志率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随二纵队东进冀鲁豫过平汉铁路时,部队担负着给纵队输送弹药的任务,刚过铁路不久,突破敌人包围。朱程同志率三个连向敌人勇猛冲杀,终将敌人打退,胜利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二纵队杨得志司令员的表扬。
从1940年5月,到1943年5月的三年中,朱程同志领导指挥华北抗日民军第一旅及分区所属部队,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开辟和坚持了以内黄县为中心的沙区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朱程同志率领民一团,用不到半个月时间,便先后拔除了内黄县的西马上、阳邵集、魏流河等敌伪据点,消灭伪军400余人。1941年,敌人“四一二”大扫荡中,朱程同志率领少数战斗部队,带领沙区党政机关群众两千余人胜利突围,出色地完成军区赋予的各种任务。同年12月,民一团一个连在顺河集一战,消灭日军12人,伪军百余人,缴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两挺、步枪百余支。1942年夏,在有名的内黄县东庄战斗中,消灭伪第一路军李英部百余人,并将伪旅长唐海廷击毙,使伪军两个月不敢出寨门。冀鲁豫军区杨得志司令员曾说:“朱程同志率领的华北抗日民军到达沙区后,在与当地群众密切携手下,英勇作战,成为开辟与坚持沙区抗日根据地的一支强大力量”。
1943年夏,朱程同志调冀鲁豫五分区任司令员后,参加了反顽战役,并分工指挥西路部队。他指挥沉着镇静,对于取得反顽战役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同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东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中,朱程同志指挥部队在大量杀伤敌人之后,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