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引路人——记下司马镇党委书记、汉族干部张志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2
第2版()
专栏:

引路人
——记下司马镇党委书记、汉族干部张志厚
本报记者 景家栋
下司马坐落在喜马拉雅山麓的亚东河谷里,这个掩映在林海中的边境小镇,近四年来先后办起了编织、缝纫、面粉加工、鞣皮、制镜、建筑、木材加工、粉条加工、糕点加工,以及饭馆、酒馆、旅社、照相馆和浴室等行业,能劳动的人都就了业,学龄儿童全部入学。全镇去年人均分配518元,比1979年增加3.9倍。今年农牧业丰收已成定局,人均分配将达到600元左右。谈起这些变化,藏族同胞对带领他们治穷致富的镇党委书记、汉族干部张志厚,总是赞不绝口。

张志厚刚到下司马,就遇上亚东河谷遭受严重干旱。那是1979年5月,群众不断到镇委要求救济。第二天他就偕同藏族干部到生产队,和社员一起背水抗旱,访问社员家庭。有的社员担心粮食歉收,生活发生困难,干部发愁群众外流,工作难做。在一个星期的调查中,张志厚察觉到,要解决干部群众信心不足,首先要解放思想,改变单一抓粮的做法,广开门路。经过镇委讨论,他带领干部动员女劳力抗旱,要求集中使用有限的水,争取抗一片,保收一片;同时组织男劳力上山砍柴、挖药材,给建设工地拉沙运石。半个月时间就收入上万元,稳定了群众情绪。这一年,粮食虽受灾减产,但由于抓了副业生产,人均分配比上年还增加了85元。
经过这场抗灾斗争,张志厚的心和当地藏族干部社员贴得更紧了。

西藏民主改革前,下司马的群众既不务农,也不养畜,靠经商、背运、割草、砍柴来维持生活。后来,党和政府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开展边境小额贸易,生活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生产门路还是很狭窄,人口的增加,灾害的袭击,使群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如何使下司马改变穷困面貌?张志厚同镇委的藏族干部反复交谈酝酿,针对亚东是交通要地,而农副产品加工和服务行业几乎还是空白这一点,先后召开了二十多次座谈会,统一大家的认识,制定出了切合当地实际的生产方针,即:“一种,二养,三加工,四服务,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工商综合经营。”
藏族社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一部分不宜种粮的土地,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农业由广种薄收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牧业组成立起来了。副业队和运输组得到充实,开始常年生产;全镇30多名石匠和木工组成了建筑队,向施工单位承包工程。各个专业队组,实行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同时,改建浴室,修建饭馆和旅社,整修了下司马街道,维修了破烂的民房,利用其中一部分作为企业的场地。
正当他们热火朝天搞修建办企业的时候,有人风言风语,有人泼冷水,一些藏族干部产生了思想顾虑,有的泄气,有的担心。张志厚同他们一起学习党的有关政策,鼓励他们干。他对大家说:“路走错了,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如果这也不行,那也不干,建设边疆,改善人民生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他带领群众继续扩大面粉厂,又成立了编织组,利用当地竹子编制筐篮。1980年,下司马农业获得丰收,多种经营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群众提出不要国家补助,办起了小学,购买了两台解放牌汽车、四台手扶拖拉机,许多人家还盖了新房。

兴办集体加工业,在内地算不了什么。可是在下司马就是生产上的一个大变革。当时困难很多,没有设备,缺少管理人员,更没有人懂得技术。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从四川请来技工,派人到拉萨、日喀则去学习,但是,请来的人扎不了根,派出去学习的人应不了急需。
“下司马需要有自己的技术队伍。”张志厚带领4名藏族青年到他家乡山东东平县,学习照相、制糕点和粉条加工。他怕藏族青年不习惯内地生活,让他们在自己家里吃饭。这4名藏族青年经过几个月学习回到亚东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便筹建了粉条加工厂,制作糕点供应市场;一座室内照相馆也办起来了。
1982年秋天,张志厚的大孩子患了重病,家中发来加急电报要他赶紧回去。他家中有八旬老母,妻子有高血压,三个孩子尚未成年。为了支援边疆建设,他离开了亲人。现在,作为家长他不能不回去。可是镇里一批企业上马不久,怎能撒手就走?当他把该办的事办完,生产走向稳定时,两个月过去了,他才动身回内地休假探亲,并带着一位藏族青年同去。回到山东,孩子已经出院,还在继续休养、治疗。张志厚在家稍事安顿,便各处联系,安排同来的藏族青年学习制皮、制镜技术。他五次去济南,两次到南京,又跑江都、去鹿邑,并来往于山西、河北之间,为藏族群众办企业购置各种设备、材料,搜集技术资料,并聘请了两名粉条加工技术工人。在4个月的假期中,他留在家中的时间,不足三个星期。

下司马镇的藏族干部说,张志厚同志是全镇最忙的人。下司马每个企业的建立,都是由他带头筹划。他为发展养猪和增加肥源,试办过养猪场;还同社员一起进行青稞、小麦播种期对比试验,粮油间作试验,将贫瘠土地改种洋芋等。藏族群众把他当作贴心人。全镇373户,他熟悉每户的情况。他关心每户的疾苦,问寒问暖,为群众治穷致富费尽心血。而他自己的生活却非常简朴,只住了一间房还兼作办公室和接待室,外出时和社员一起抓糌粑,回家时自己动手做饭。
喜马拉雅山谷的杜鹃花开过四次,下司马的生产年年发展,群众生活步步提高。这个边境小镇开始繁荣起来。张志厚本来早已确定内调,但当地藏族同胞向县委提出要求说:“我们需要张书记,他不能离开!”张志厚毅然留下来了。现在,他肩负着党的委托,为了不辜负藏族人民的期望,满怀热情,决心同当地群众一起把下司马建设得更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