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阅读
  • 0回复

南极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2
第6版()
专栏:

南极行
本报记者 管彦忠 李志明
三、生活在冰天雪地
马兰比奥岛的气候被称为“微型气候”,瞬息万变。我们在这里生活3天,深有感受。到达的当天午后,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第二天雪后放晴,这天恰是阿根廷的“立春”,而在我国正值中秋佳节。下午4点多钟我们出去拣化石,虽然“风和日丽”,但太阳光照在身上却并不暖和,气温还是零下15℃,因为四分之三的阳光热能被地面的冰雪反射到空中去了。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显得格外蓝,两道绚丽的七彩虹环绕在太阳两侧,远处形状不同的大小冰块在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夺目的光芒。空气虽然寒冷,却十分清新,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纯净的。到了第三天,天又变得阴沉沉的了。
南极经常刮风,风力十分猛烈。为减轻风力的破坏,这里的房子都用钢架架起,下面留出一米高的风道,这样做还可以防止大雪封门。生活区的每间宿舍10平米左右,一张双层床,另有书桌和衣柜。室内安装有电热炉,走廊上设有大热风机,尽管室外天寒地冻,屋里总是温暖如春。基地的食堂也十分舒适,开饭时大家围在一张张铺着洁白台布的饭桌旁,侍者把一盘盘热气腾腾的汤、菜端上来。桌上备有鲜橙汁和新鲜水果。有了每周一趟的飞机,新鲜果菜源源不断,再也不必为极地最可怕的坏血病担忧了。
在南极,水和电都是十分宝贵的。在公共盥洗室墙上可以看到贴着“水是基地的血液”这样醒目的字条,同样,在寝室墙壁上也有字条提醒人们离开时把电热器关掉。照理说,南极集中了地球上90%的淡水资源,“缺水”似乎不可理解,但这主要是指冰雪形态的水,而要把冰雪溶化成水,既需占去许多人力,又要消耗大量燃料。我们看到,基地每天都有五、六个人专门负责铲雪化水。据说这种情况不久将会改变,基地刚刚运来了循环过滤器,安装好后,大部分用过的水就可以循环使用了。
生活、工作在冰天雪地中的“南极人”自然格外想念祖国和亲人。出乎我们意料之外,马兰比奥基地还设有一个小小的邮局,办理信件和包裹业务。由于这里是通往其他基地的中转站,小邮局的业务还相当繁忙。特别使人感兴趣的是从这里寄出的信件,都盖有刻着南极图案的印戳,这种邮票对集邮爱好者来说是难得的珍品。基地的通讯设备,除了传递气象情报之外,还同阿根廷国内各地保持联系,收听当天国内外通讯社发出的消息,了解天下大事。基地的一位工程师还特别告诉我们,在南极这个地方,还能清晰地收听到北京电台的西班牙语广播。
我们曾问一位搞气象的人员,常年在这小天地里工作,是否感到枯燥乏味?他回答说,不。一方面,工作繁忙紧张,精神高度集中,另一方面,业余时间各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的作画,有的写作,有的下棋,还可以搞体育活动。我们到达的当天晚上,就有几位基地工作人员来邀我们去打乒乓球,在新建食堂大厅里,进行了一场“中阿对抗赛”。据说夏天他们还在飞机库里打排球,在跑道上踢足球。基地还有一个图书馆和一台大屏幕投影录象机供大家学习和娱乐。
基地司令马耶少校告诉我们,基地全体人员自上至下都是志愿来南极工作的,期限一般为一年。每年都向各有关单位发出通知,征集南极工作人员。报名者大大超过所需人数,因此来此工作的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我们还了解到,人们愿意到南极工作,并不仅仅因为这里工资待遇优厚,而是感到能到这艰苦的地方工作是一种荣誉。他们对南极考察事业的贡献也得到广泛承认和尊重。在司令办公室外面的走廊墙上,挂满了一块块铜牌,上面刻着历年在基地工作过的全体人员的姓名。
通过短短3天的南极访问,阿根廷的南极考察事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目前,阿根廷的南极站数量居世界第一,共有8个全年站,4个夏季站,另外还有4个站暂时停止工作。据了解不久将有两名中国科研人员要到阿根廷的南极基地来工作,好客的主人正殷切地等待着远方同行的到来。 (续完)
(附图片)
工人在铲雪化水。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