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保护山参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4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保护山参资源!
记者在长白山采访时,一些养参专家和有关部门反映,山参有濒临绝迹的危险,亟需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人参为“东北三宝”之首,野生山参更是珍贵名药,药用价值高,价格比黄金还要贵。
山参性喜阴凉、温湿。森林中肥沃的腐质层和散射的阳光给山参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长白山林区具有山参生长的特殊条件,是我国山参的主要产地。1981年,长白山区的抚松县曾挖到一支258克重的山参,据考查此参已生长百年以上。
令人担忧的是,近几年山参收购量日趋下降。产山参最多的抚松县,五十年代平均每年收购山参一万两,而七十年代至现在逐年减少,特别是近几年来每年收购量和等级都在下降。
山参资源骤减的原因,一是原始森林被过量采伐,山参失去了生长的自然环境。二是采挖速度超过山参生长速度。山参生长周期长,一般二十年至三十年才能长到四钱至五钱重,五十年至六十年长到一两重。现在虽然也提倡“挖大留小”,但缺乏具体措施保证。
山参资源遭到破坏和收购量下降的问题,引起了一些养参专家和有关部门的关注,他们纷纷提出建议,呼吁政府采取保护措施。最近,吉林省人民政府就保护山参资源问题采取了措施,如在山参集中产区建立国家山参资源保护区,限定山参采挖期;建立人工培育山参基地,要求栽参与养林相结合,使参林并茂等。
本报记者 牛正武
(附图片)
吉林省抚松县第一参场今年产人参比去年增加三万多斤。
新华社记者 刘恩泰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