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重托——记京秦铁路复线工程西段建设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4
第2版()
专栏:

重托
——记京秦铁路复线工程西段建设者
翟淑涛 王铭三
“搞好重点工程建设,是人民的重托。”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四处的建设者们对自己担负的任务是这样理解的。
他们在京秦铁路西段施工中创造了比原计划提前7个月交付运营(六站四区间)的好成绩。
1981年末,四处接到开赴京秦线西段的急电。
任务是紧急的。这项重点工程:西段西起北京市双桥,东至天津市蓟县。在61.45公里的线路上,除了新修桥梁、涵渠156座,挖土方124万立方米,铺石碴18.17万立方米,还要改造原有桥涵、线路和站场。平时5年才能完成的工程,现在上级要求两年铺通,3年形成运输能力。
在第三工程局四处党委引导下,百里工地展开了怎样保证完成京秦重点工程的讨论。人们算了三笔帐:一算加速晋煤外运的意义,在全国能源消耗中,煤炭占70%左右,而山西又占了全国煤炭产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二算近几年山西煤炭每年约有一半运不出去的帐,目前许多煤矿只能“以运定产”,大量落地煤积压自燃,浪费很大;三算如果山西多运出1,000万吨煤就可以为国家净增税利三四十亿元的帐。三笔帐,算得干部职工感到肩上担子的分量。
全处5,000职工动员起来了。保证书、决心书雪片似地飞到党组织办公室。各级干部纷纷立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有人推迟了婚期,有人收回了已经批准的探亲假;正在假期中的新郎、新娘,火速赶回工地……
在河北乡下安度晚年的退休工人辛四宝,听说工地上缺装吊工,扛起行李,提着工具兜,冒雪赶到泃河大桥工地,成为三段一队的“主心骨”。他先后5次给干部和工人讲技术课,又带了八九个青年,常常在桥梁工地爬上爬下,边干边教。过去没修过桥的一队,这次承修的泃河大桥获得“局全优工程”称号。人们都说,老辛立下了汗马功劳。
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京东突然连降暴雨。6月15日,一个多小时降了110多毫米的雨。顷刻间,沟满壕平,滚滚洪水涌向路基。在版涵工地上,刚立好的模型板被洪水拥卷而去,堤岸上堆放的水泥、木料,也随时可能被吞没。
“绝不能让工程受损失!”三段党委副书记带头跳进水里,同工人一起,站在洪水侵袭的堤前,用装上石碴的草袋堆码护岸。老工人张国富看到模型板被水冲走,跳进激流,追出一里来地,终于把模型板捞了上来。
同样的一场搏斗发生在新漳河桥工地。从盘山涌来的洪水,淹没桥墩,冲刷着路基,原来的线路安全也受到威胁。雨电相夹,水势凶猛。干部和工人在水中搏斗了四个多小时,新建的工程都保住了,原来线路上的列车安全正点通过。
难关,一破再破;时间,一抢再抢。1983年6月末,四处提前完成了六站四区间交付运营的任务;各项工程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建设者们自豪地说:“我们,没有辜负人民的重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