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我永远是人民的勤务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4
第4版()
专栏:

“我永远是人民的勤务员”
四川省重庆市江北区公安分局猫儿石派出所指导员马培林,1961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先后多次荣获省、市、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这里记述的仅是他做的几件小事。
1980年,美籍华人、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交通部长王伯群的妻子从纽约来信要求查找王伯群的坟墓。王伯群原安葬在久安公墓,这个公墓正好在马培林所管的李家坪地段。但是,30多年来公墓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马培林访问了30多位当地居民,找到了王伯群的墓碑,又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王的坟墓。1981年8月,王伯群的妻子专程由美国来重庆扫墓。她非常感谢马培林,一再邀请马培林去市内进餐,以表谢意。马培林婉言谢绝了她的招待。随后,王的妻子又拿出一百元人民币,作为对马培林的酬谢。老马把这笔钱全部交给了当地政府。
马培林家庭经济困难,父亲年老多病,孩子小,负担重。派出所党支部几次提出给他困难补助,他都让给了比他更困难的同志。有一次,马培林的爱人来探亲时,因病到医院治疗,一位好心的医生知道老马工资收入少,家庭负担重,主动把药费记在马培林的公费医疗账上。老马知道后,立即去医院补交了爱人的药费。
猫儿石派出所原有三件棉大衣,已经穿过两年了。后来,公安局又发来八件全新的棉大衣。派出所11位同志正好一人一件。但是大衣有新有旧,如何分配呢?马培林却主动挑了旧棉大衣中最脏最差的一件,他说:“我就穿这件。”
不久前的一天深夜,马培林在街道巡逻时,看见一对夫妇抱着一个小孩,十分着急地在公路上徘徊。马培林连忙上前询问,知道那对夫妇想送病危的孩子去儿童医院急诊,却找不到汽车,正在着急。老马立即帮助联系了一辆救护车,向司机讲明情况,把他们送到市儿童医院。第三天,病孩脱离危险,转危为安。那对年轻夫妇一再向马培林表示感谢,称老马是孩子的“救命恩人”。
象这样急群众所急、为人民服务的好事,马培林做得太多了。
二十多年来,他帮助烈军属和孤寡老人担煤背米、买物购货、修理门窗、打扫卫生、请医拿药、传书送信、料理丧事……数也数不清。李家坪有两个孤寡老人的生活费,全部委托马培林存入银行,用钱时也由老马代取。李家坪街道的群众说:马户籍做的好事上千件,一天一夜也讲不完。
现在,担任了派出所指导员的马培林,仍然兼任李家坪段的户籍民警。他说:“我永远是人民的勤务员,是普通一兵。” 汪大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