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从贫穷到小康”的博茨瓦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4
第6版()
专栏:资料

“从贫穷到小康”的博茨瓦纳
刚独立时,博茨瓦纳被列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而独立后十多年,它已奇迹般地一跃成为比较富裕的非洲新兴国家。博茨瓦纳,这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内陆国家,面积为57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00万。它的首都哈博罗内,是个相当现代化的城市。
几百年来博茨瓦纳历尽沧桑。十三世纪和十四世纪时,茨瓦纳人从非洲中部迁居于此,繁衍生息。到1885年,英国正式侵占茨瓦纳人居住区,宣布其北部为“贝专纳保护地”,南部为英国殖民地,称“英属贝专纳”。1895年,英国强行把“英属贝专纳”并入开普殖民地,1910年又把开普殖民地并入南非。贝专纳人民为反对殖民统治和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进入六十年代,随着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贝专纳保护地”人民要求独立的斗争进入新的阶段。1965年英国不得不宣布贝专纳实行“内部自治”。1966年9月30日贝专纳宣布独立,改称博茨瓦纳,意思是“茨瓦纳人之乡”。
独立之后,博茨瓦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博茨瓦纳从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一个发展较快的新兴国家。它的经济获得了迅速、持续的增长,年增长率达10%,成为近年来经济增长率较高的非洲国家之一。目前,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已从刚独立时的80美元上升到705美元。博茨瓦纳全国交通原极落后,现已修筑了8,000多公里的公路,其中1,400公里柏油公路成了纵贯南北的交通大动脉。独立前,博茨瓦纳由于多年的殖民统治形成单一经济——落后的传统养牛业以及产品专供出口的一座屠宰场和一座肉类加工厂。博茨瓦纳80%以上人口直接或间接地靠养牛为生。独立初期,牛的头数只有100多万头,现已增加到400万头,全国平均每人有近4头牛。牛与人的比例之高已居世界第二位。牛肉出口到欧亚非数十个国家。
博茨瓦纳另一项财富是矿产资源。过去这个国家被认为是“贫矿国”。独立后,政府奉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外资协助下,对本国矿藏进行了广泛的地质勘探,查明在卡拉哈迪沙漠和贫瘠的土地下拥有丰富的多种矿藏资源,其中有钻石、铜、镍、煤、铁等。钻石资源极其丰富。开采钻石只不过是近十几年的事,现有3个钻石矿,1982年产量创纪录,达到776.8万克拉(每5克拉合1克)比1981年增产56%,居世界第四位。钻石工业目前已成为这个国家经济的第一大支柱,占外汇来源的80%,出口收入已占国民收入的一半。采矿业的收入已远远超过养牛业。
博茨瓦纳在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就,主要是由于较稳定的政治局面和较现实的经济政策。博茨瓦纳政府主张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条件,着重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的畜牧业和畜牧加工业。这一方针和所采取的相应措施,无疑是恰当的。
博茨瓦纳在外交政策上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超级大国对非洲事务的干涉,支持南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主张睦邻友好,积极维护非洲团结,因而在非洲各国赢得了声誉。
1975年我国与博茨瓦纳建交后,两国一直有着十分友好的关系。1976年,当时的总统卡马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促进了中博两国关系的发展。现任总统马西雷1980年曾以博茨瓦纳民主党总书记身份来我国访问。如今他的这次来访,也肯定会促进中博两国的友好合作。
施静舫
(附图片)
博茨瓦纳独立后,重视培养本国的知识分子,这是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博茨瓦纳女青年。新华社记者 戈春江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