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谈近几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4
第7版()
专栏:文艺评论

谈近几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创作
舒信波
粉碎“四人帮”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出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在某些方面还有所突破。这表现在作家的视野开阔了,作品的题材更加多样,人物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有新的探索。
一些作家已经注意到在自己的作品中,尽可能地在有限的历史和生活场景中,容纳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力求跳出单纯地描写一个事件、一个战役的过程,或一个主要人物的生活经历的写法,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斗争生活,纵横交错地融汇在一起,以恢宏的生活画面,五光十色的社会世相,生动地展示了时代的风云、阶级的搏斗,以及各种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由于作家生活视野的扩大,作品中的背景拉得更开,笔触深入到生活的细小角落和人物的心灵深处,作品也就具有开阔感和纵深感。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旋风》、《黄河东流去》、《漩流》、《瀑布》、《堡垒》、《决战》、《上党之战》等都在这方面作了探索。
人物形象的多样化是又一显著的收获。作家们在人物塑造上,不再单纯地从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对立双方去寻找代表人物,而是从历史生活的整体中去观察和分析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物在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以及由于不同职业、不同生活经历等形成的人物思想性格上的差异,这样,作品中的人物就显得千姿百态。不仅如此,作家们还力求从人物的心理、习惯、爱好、情趣等多方面去丰富人物的思想感情,展现其精神面貌和行动的依据,人物形象也就显得血肉丰满。朱佳富、于而龙、芦花、徐秋斋、凤妹子、韦步平、方红薇、桂之瑶、文超尘……,这一系列艺术形象,丰富了长篇小说的人物画廊。在人物形象的丰富多样上,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明显的变化:普遍重视了对普通人形象的塑造;知识分子形象和妇女形象得到了更多的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已不象过去作品中那样拘谨,作家敢于放开手来从各个侧面去揭示其生动的个性了。
此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新的探索和尝试。如人物描写的心灵辩证法,情节结构上的时空交错与电影蒙太奇的运用,以及梦境、幻觉、联想、闪回镜头的广泛采用等等,都对增加作品艺术感染力起了良好的作用。
然而,上述创作的成就,还仅仅是反映在一部分作品之中,从总体来说,突破还不够大。因此,当前面临的问题,还是要进一步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
艺术贵在创新,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也是如此。但是,我们看到的多数作品中还是存在着老主题、老人物、老故事的通病。这些作品的作者,缺少对历史生活的深入思考和表现角度的新的探求。他们习惯于轻车熟道,按旧的框框和老的程式进行创作。结果是人物面貌似曾相识,故事情节公式雷同,不能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事实上,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的历史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寻找到新的角度,就能取得“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只要我们有新的艺术构思,就能打破已有的格局。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已经达到的和可能达到的新的认识水平,在对革命斗争历史作出有别于前人的认识,从而在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方面有新的发现,新的角度和新的构思也就有可能实现。
从一些作品中还可以看出,现在有的作家创作上避难求易,缺乏一种知难而进的精神,对如何走出老套子,特别是如何写出具有史诗性的作品考虑得不够。因此,满足于从一个侧面或一个小插曲来反映历史。诚然,我们并不否认那些从一个生活侧面,一个斗争小插曲中,反映革命历史风貌的作品,但这类作品过多,就容易使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挤在一个狭小的区域,就不可能有大气磅礴的历史纵深感。应该看到,革命斗争中的重大事件、重大战役,牵动着当时的整个社会、亿万人民,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波澜起伏,万象纷呈;斗争的严酷,生死的考验,也往往把人的内在的东西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强烈的色彩显露出来。因此,对这些重大事件、重大战役作画面广阔的全景反映,对波澜壮阔的斗争生活进行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的艺术概括,作品就有可能在广度和深度的结合上突进一步。人们期待着作家写出博大恢宏,深邃浑厚的史诗性作品。
这几年来,我们的创作在人物形象的多样化方面成绩是很大的,但相对来说,英雄人物的塑造却有所忽视和减弱,这是值得重视的问题。我们看到,在许多作品包括一些优秀作品中,对于英雄人物的塑造着力是不够的,较之五十年代的同类作品存在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首先是作家在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所造成的。有的作家一听到提倡写英雄人物,就误解为又要搞“高大全”,有的作家甚至还提出不写英雄人物。这样的认识和主张,就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作品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内容作出深刻的理解和回答,也无法在作品中充分地抒写共产主义理想、情操、品格和革命的英雄主义。应该承认,人对社会的作用绝不会是相等的。“人是时代的产物,人的成长,跟在肥沃土地上的树木成长一样,可是,强有力的巨人却反过来推动时代的事件。虽然他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推动时代的事件,但他的确可能滞缓或加速这些事件的发展”(阿·托尔斯泰《向工人作家谈谈我的创作经验》)。在革命英雄人物身上,萃集着劳动人民的崇高美德,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辉。他们往往代表和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的发展方向。所以,能否塑造出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英雄形象,是革命历史题材是否取得了新的提高和新的突破的重要标志。虽然不能要求每一部作品都能做到这一点,但从总体上来说,英雄人物应当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人物画廊中占有主导的地位。
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提高和突破,应该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提高和突破,离开了这个指导思想,就会走向歧路。当前创作中的“非革命化”、“非英雄化”倾向,就是偏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结果。如中篇小说《离离原上草》、《女俘》等就是一种值得引起注意的倾向。作者对于这一段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不是给予满腔热情的肯定和赞美,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反映。相反,他们沉溺在对历史的消极回顾和对现实的怀疑和迷惘,甚至忏悔的病态之中,以缠绵悱恻的伤感和忧虑取代风云龙虎之气,以柔弱的闲愁淡恨消融刚毅坚韧的革命精神,以共同的人性、抽象的人道主义抹煞阶级性和阶级斗争。有些作品脱离当时社会的基本矛盾,把一场尖锐的阶级搏斗,变成抽象的所谓人性、人道的心灵发现。敌我双方都在所谓共同人性的感应之下,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敌为朋友。甚至共产党人竟然会拜倒在敌人的脚下,忏悔起自己是“真正戕害善良的罪人”,悟出“友爱”是做“人”的“真谛”,把一场严酷的两个阶级的殊死决战,变成了阶级调和的试验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和美学观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种对革命斗争历史歪曲的反映,起到的是腐蚀人们的灵魂,污染人们的精神的危害作用。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两个阶级、两种命运的生死搏斗,“阶级斗争”“革命”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基本内容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千万不能忘记和抹煞这个基本的历史真实,谁要忘记了这一点,就必然会对历史作出歪曲的反映。因此,在我们争取创作上新的提高、新的突破时,对于这种错误的创作倾向,尤其要进行抵制和斗争,决不能让这种创作上的“癌”细胞任其扩散。
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我们有十七年的成就和经验,又有近几年的成就和经验,只要我们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认真去熟悉和研究革命历史斗争生活,满腔热情地歌颂党和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就一定能使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有一个大的提高,使文艺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