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生子何须似仲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14
第8版()
专栏:群言录

“生子何须似仲谋”
高建国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曹操说过的话。但南宋的陆游却说:“生子何须似仲谋”。且不论陆游此诗是否另有深意,单就其有裨于当今的父母树立正确的教子观这一点来说,就很值得赞赏。
孙仲谋(亦即孙权)是三国时东吴的君主,他的文韬武略,连号称“一世奸雄”的曹操也不能不叹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似他。自然,也使世代的许多父母奉为教育自己子女的楷模。不过,尽管一代又一代的父母用心良苦地栽培自己的子女,但历史上堪与孙仲谋媲美的帅才还是屈指可数的。
应当说,这个道理今天做父母的差不多都懂。但不少人在实行时却又糊涂起来。譬如说吧,子女若读书,有些父母就必得要他们上大学,考研究生,将来当个什么“家”和“师”才好;子女若从军,有些父母就必得要他们进院校、提干,将来当个什么“长”才成。这些愿望固然有鼓励子女积极上进、发奋成才的积极作用,但也有不少副作用。一些青年因升学落榜或在其他方面未能遂愿而遁世轻生,恐怕与这种来自父母的压力不无关系。
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各行各业都需要大批贤能之士。作父母的如能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孙仲谋那样的栋梁之才,于国家于人民都是功德无量的好事。但社会毕竟是有分工的。在这部大机器中,既有较为惹人注目的主件汽缸、活塞之类,也有不那么起眼的辅件螺丝钉。是“主件”也好,是辅件也罢,都不可缺少。作父母的如能教育子女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业绩,同样也是值得嘉许的。
无数事实说明,许多杰出人物之所以能成就一番事业,并不在于当初他们是否出人头地,而恰恰是因为他们不惮平凡,辛勤劳动和创造,才最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淘粪工时传祥、售货员张秉贵、伤残青年张海迪……他们都不曾当过什么“家”和“师”,但谁能说他们不是我们社会不可多得的人才呢?所以,有志于使子女成为四化建设有用之才的父母,在鼓励孩子树立雄心壮志,争取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的同时,不妨重温郭沫若同志说过的一段话:“为了无产阶级的千秋大业,我们何妨培养自己的孩子也当一当螺丝钉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