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好一个“心实、话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22
第2版()
专栏:评论

好一个“心实、话实”
吴昊
李淑贞的语言美在哪里?太原人给她总结了十个字:“亲切、准确、朴实、娴熟、灵活”。她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难道她真象相声、戏剧演员那样受过什么专门训练吗?没有。原因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咱们社会主义企业的服务员,应该实实在在待人,心实,话实,才能让顾客感到进店如归家。”好一个“心实,话实”!好一个“实”字!看来,李淑贞是以“实”取胜的。“实”也的确是一种美,著名诗人元好问不是这样赞美过陶渊明的诗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然而遗憾的是,现在有个别售货员、服务员的语言的确很不美。本来是很好说的话、很好回答的问题,到了他们嘴里,偏要“横着”出来,偏要带点“刺儿”,常常让人感到别扭、不愉快。当然,也有些人是象《长江日报》所讨论的患了“摇头病”的。这些人,与李淑贞比,缺什么呢?缺知识、缺训练,是客观原因;主要的,我以为还是缺感情,缺“实心”,所以说不出“实话”。言以心生,没有美好的心灵,美好的语言从何而来?
其实,大多数人去商店、饭馆,无非是为了买东西,饱肚子,绝不象听相声、看话剧那样,去追求艺术享受。售货员、服务员能做到实实在在,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拿什么,也就可以过得去了。有个笑脸,当然好,笑不出来,也无关紧要,总应实实在在待人。所以说,要学李淑贞,先要学她这个“实”字。
当然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常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颂扬歌唱家。售货员的语言美,有时可以与歌唱家媲美。我读过一封这样的来信,一位守边战士,被首都一位售货员亲切热情的语言所感动,表示愿意为祖国多守几年大门。这不是已超过了“三日不绝”吗。当然,现在还不能要求人人都达到这个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