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贫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24
第8版()
专栏:

精神生活的丰富和贫乏
宋振庭
精神生活丰富,是否得有两个因素:一方面文化教养较高,知识面较广,爱好较广泛一些;另一方面道德情操高尚纯正,不带邪气。两者俱备才算精神生活丰富。
譬如文化教养虽高,甚至诗、文、论皆成一家,只是人物猥琐,品格低下,一样不为人所许。象明代的陈眉公,就是这样一种人。此种人,就象《红楼梦》中叫卜世仁、程日兴一类高级帮闲清客。反之,如元末明初的王冕,又号煮石山农的,就是灵魂美又文采风流的人物了。虽然在易代之际,他也未干出多么大的功业,但人品和画却流传下来。陈叔老家传百梅图中那幅梅花,我什么时候看,什么时候都觉得清香四溢,加上《儒林外史》吴敬梓对他的描写,更让人折服。
精神生活贫乏,相对的说,也有两个方面:文化教养与道德情操。
在我看来,今天,道德、文化、功业三者俱备才算精神生活丰富。可怕的是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里,物质生活水平满高,但精神空虚贫乏,许多人溺于吸毒,搞精神麻醉以排迁时光。我在罗马、巴黎、法兰克福,在街头广场,见了不少已到深夜,还牵了一条狗呆坐在那里的一些老年、中年人,实在觉得可怜、可悲。我曾问过几个人,他们说:“只有狗才是好朋友,狗比人忠实!”当然这话说得太激烈了。
我的一些少数战友,到了晚年,虽然有时间了,可以多干一些精神生活丰富的事,但却对此兴趣不大,一味的为儿女卖力争房子,争待遇,东家长,西家短地庸庸碌碌地混日子,这也未免使我觉得很忧虑。我以为,我们这些“老家伙”,多半是少年失学,入伍从戎,干革命一辈子的,文化少一些并不可怕,可以补,但心灵之美却不可一日无。朱伯儒、张海迪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生活丰富的人,我们年纪大了,也应以他们自厉,从中得到更大的启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