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要突出“严”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1-29
第2版()
专栏:

要突出“严”字
本报评论员
要求不严是现在很多企业的通病。因此,在一些企业中思想涣散,纪律松弛,管理混乱,产量上不去,质量提不高,税利完不成,事故不少出等等,都和要求不严大有关系。
武汉市对企业整顿中的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切实采取措施,逐个解决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就是基于一个“严”字。今后我们对企业,就是要从严要求,严才能挖出潜力,才能出效益,出人才,企业也才有希望。
过去打仗,是强调严字的。一个松散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军队。“纣有凶兵数万,何敌周臣三千”。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大多是以精兵胜散兵,以严取胜的。打仗如此,办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如果对全国的大中小企业挨着个数一数,就会发现,凡是办得好的,无不是立足于严、以严取胜的;而那些办得糟的企业,又几乎都是败于松,败于散。说厂长要有“将才”,其中就应包括有令行禁止,说到做到,严格要求的才能。
严首先是领导思想上严。“针大的洞,斗大的风”,领导思想松一寸,群众就会松一尺,松一丈。有些企业纪律松弛,常听那里的领导抱怨群众,其实到底是群众的问题还是领导的问题?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那么翻过来的意思,就是“弱兵”的上司,一定不是“强将”。历史上有名的孙武练兵故事,不是他把吴王的两个爱姬杀了,决不会练出“唯王所欲用”“虽赴水火犹可”的一队女兵的;孙武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看来,孙武在强调严的时候,是把自己摆进去的,而且是摆在前面的。这较之现在那些只知抱怨群众涣散而不肯检查自己的领导人,不是显得还高明一些吗!
在严字上,有人常放“马后炮”。他们平时不严,只是在出了事故、造成损失以后,才讲一讲要“严肃处理”,“严肃对待”,“严厉治裁”等等。这当然也是很必要的,对于那些有章不循,有法不遵,有纪不守,“既已明而不如法者”来说,当然要严惩严办,不能搞“下不为例”。但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自己来说,如果事先没有立足于严,只是事后才想到严,那么就很可能要给事业造成损失。还有一种人,事后也不严,或者嘴巴上严,实际上不严;或是把并不严肃的处理,硬加上如何如何“严肃”的桂冠,那就更不可取了。
以严治厂,当然不那么容易。犹如一个人懒散惯了,一下子让他紧张起来,他会感到不习惯,不舒服,不适应;一个企业由松变严,也会有人不满意,但也没有什么办法。革命事业不等人,四化建设不等人,到2000年,实现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任务,满打满算,还有16个年头,这样紧迫的伟大使命,如果不是从现在起,就以严而治,就严字当头,怎么能实现呢!对于那些松散惯了的领导者,必须逼着他们赶快严起来;实在不适应的,不妨让他们腾出位子,以能者代之。这当然也是一种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