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专家、学者探讨开发大西北的战略 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大西北 观察大西北,要把“平面眼光”变为“立体眼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04
第3版()
专栏:

专家、学者探讨开发大西北的战略
用科学的眼光观察大西北
观察大西北,要把“平面眼光”变为“立体眼光”
本报讯 记者王溪元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单位于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了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座谈会,近150名在京的和来自西北地区的有关专家、学者、经济工作者审慎地探讨了一些关于开发大西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指出:重新评价大西北这片国土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才能统一认识,使开发大西北的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按胡耀邦同志在北方旱地农业会议上的讲话所划的范围,大西北是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的一部分。为了统计上的方便,专家们以陕、甘、宁、青、新五省、区来核算,这五省、区的总土地面积达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这五省、区的总人口近7,000万,还不到全国总人口的十四分之一。在全世界人口不断增加,人和土地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的现代,我国大西北这样辽阔的国土资源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可想而知的。
专家们说,大西北这片国土上蕴藏着过去长期没有被我们探明的丰富的矿藏、水利和生物资源。在过去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大西北这片国土的评价不高,有些人甚至把它称为“不毛之地”,那是因为人们主要从种植业的角度去衡量它。其实,即或是最荒凉的戈壁滩,那里的地下也埋藏着十分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石油、天然气等多种资源。现在在西北地区已探明的大中型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地就有500多处,其中正规开采的只有100多处;在已探明储量的90多种矿产中,有近40种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因此,有些专家主张:“我们的眼光不能停留在地表面,而是要看到它的地下和上空——把‘平面眼光’变为‘立体眼光’。”所谓上空,主要是指它的得天独厚的太阳能和风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