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沁源接受屯留挑战 每亩积肥四十担柴炭存够八个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7-12-25
第2版()
专栏:

  沁源接受屯留挑战
 每亩积肥四十担柴炭存够八个月
【本报太岳二十三日电】沁源县全体干部决心领导群众冬季生产,与屯留县展开竞赛。该县生产委员会及党政民全体干部,接到屯留冬季生产挑战书后,大家异常兴奋,以充分信心应战,当即召开会议,详作研究,并将屯留的挑战书及本县的应战书一并印发各级干部,决心在冬季两大件(运输、纺织)三小件(积柴、积炭、积肥)工作上,作出显著成绩:(一)以领导全县开展百日十斤花运动为应战条件,作到家家纺花、组组织布,全县纺花十五万斤,织面宽一尺三寸五的土布二百五十万尺,除自用外,并输出二十五万尺,现全县旧有织妇一千二百八十八人,每人培养一个徒弟,可增至二千二百五十六人,现有拉梭机四百五十架,要增至七百九十七架,再增加加速轮纺车五百架。(二)作好“三积”工作,保证明年上等地上粪五十担,下等地上粪四十担,并且今冬要将粪土全送上地,柴炭要积够烧八月个的,开展每户每日节约一把米与积糠菜运动;(三)全县组织两千劳力运输,每人收入两石五斗小米,组织牲口六百头,每头骡收入六石米、驴五石米;五百五十辆大车,保证今冬不闲;(四)全县现有二十三座煤窑,再增加五座,每座平均一天出煤八十驮,二十八座每天可出二千二百四十驮,收入小米五十六石,以六十天计算,可收入小米三千三百六十石,保证供应沁屯燃料。输出磨五千块,收入小米五百石;输出扁担篓子,收入小米六百五十石;输出麻二十万斤,与药材十万斤,收入八千万元;输出木炭二万零四百斤,收入六十二万元;(五)全县增加牲口三百头,增置修理大车二百辆。
【本报太岳二十三日电】沁源韩洪基点村,打开运输大道,进行多种生产。该基点村布置冬季生产以后,各村都根据具体情况,订出计划,目前皆积极进行中,奠基村全半劳力一百余人,组织起来上山劈篓条,合作社与襄垣打通关系,包订出售,一斤篓条二十五元,由买者亲自来运,现已劈篓条三万斤,共可赚洋七十五万元,正义、泽山、五庞等村,也都组织上山砍条,上舍村揽下太行某部镢把两万根,每根定价一百元,可赚洋二百万元,本月二日已组织起五十人上山去砍。另外,又组织五头驴,专门往村内运。同时又有五个老汉揽了瓦窑干子泥,揽价二十石小米。韩洪杨张来从区上开会回来,就与杨仁义两人三天开了一孔炭窑,只要群众有力去刨,不出钱即可烧炭,同时,他们又按地区组织了十三人,分头挖窑,现已有四处不久即可出炭。上雾头组织三十余人去运送,泽山合作社组织妇女,已建立起纺织传习所,估计该基点村今冬运输纺织及各种生产,除解决吃喝外,还有长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