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台湾《经济日报》发表社论 再谈经济复苏声中的隐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05
第4版()
专栏:今日台湾

台湾《经济日报》发表社论
再谈经济复苏声中的隐忧
台湾《经济日报》继9月13日之后,又于11月7日重以《经济复苏声中的隐忧》为题发表社论。社论称,由于受世界经济复苏的影响,台湾经济“也强劲复苏”,其“景气对策信号”自6月份起已“连续四个月呈现绿灯”。但是另一些现象,却令人感到“相当的隐忧”。主要是:
第一,“今年贸易出超的数额特别庞大”。据统计,1至10月出超金额已累积至43亿美元,到年底可望达到60亿美元(去年顺差为33亿美元)。这主要由于“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9.3%,而进口则并未成长”,文章称,这显然是一种“失血输出”,“是以减少库存原料,减缓设备更新而完成的”。它“对今后增加生产及继续拓展出口,有明显的不利影响”。
第二,“业者的投资意愿及投资活动仍然低沉”。这在对外贸易上已得到“充分反映”。进口的机器设备及原料并未增加,“显示业者对更新设备及扩大投资,尚在心存观望”。这种情况,“不但不能促进生产力之提高,而要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准,发展策略性工业,更属缘木求鱼”。如仍继续下去,“经济纵然一时复苏,亦属昙花一现,无法持久”。
第三,“业者经营失败及恶性倒闭事件增加”。这一现象“比投资活动低沉更严重”。尤其是象丸亿、宝隆、伟成,以及杨铁等“声誉卓著的大型企业,也出人意外的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正因为其为大型企业,其连锁作用也大”,从而“使社会普遍产生了恐惧及信心丧失的危机,对总体经济活动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四,“民间资金无出路”。这些资金持有人“因银行利率偏低,不愿将资金存入银行,而被厂商以高利吸收”,“一旦厂商经营失败,遂使本利无归”。如此种种,反映了台湾“缺乏沟通社会资金供需的健全管道”,因而也不能“引导社会资金流向于正常的投资途径”。
社论还指出,上述现象的出现,已使台湾“经济部”及“财政部”“焦头烂额”,“穷于应付”。台湾当局“若不能善加处理,经济复苏不但不能转为迅速的经济成长,甚而会半途顿挫”。目前这些现象,“就好象一个人表面上很为健康,实际上却潜伏有严重的病症,若不能迅速治疗,迟早有一天会恶化到危及个人的生命”。 (晓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