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无商不活——对发展山区经济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09
第2版()
专栏:

无商不活
——对发展山区经济的调查
中共湖南省平江县委书记 刘国权
编者按:发展商品生产的基本问题,就是要通过流通环节把产品转化为商品。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商品生产发展了,农民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如何改革商业体制,鼓励农民经商,进一步把流通搞活,以流通促生产,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个大问题。刘国权同志调查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值得有关方面重视。
最近,我到平江县河东公社进行调查,深感随着山区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如何进一步搞活流通,已成为山区经济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农业生产责任制给河东公社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最深刻的表现是农村经济正朝着社会化、商品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并展现了广阔的前景。这个公社过去人们围着几分地转,单一抓粮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具有山区特色的林、茶、果、药、牛、猪、兔、羊等生产项目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一批商品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正在兴起。原来只有一部分为群众日常生活服务的卡米、榨油等粗加工,这几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又陆续上了一些资源足、质量较高的农副产品精加工项目。如1980年新建的公社红碎茶厂,三年共加工红碎茶4,277担,创造产值107万元,实现利润7万元。全公社的金桔产量近几年中增加了好几倍,为适应金桔生产发展,公社办起了蜜饯厂,主要加工桔饼、元条、红姜、青丁等产品。仅桔饼一项,去年加工1,400担,今年可加工2,000担。通过精加工,金桔增值2.9倍。全公社仅今年通过加工业创造产值61万元,约占总收入28%。
河东公社商品经济发展的势头很好,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难题,流通与生产不相适应就是一个突出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行情信息不灵。由于山区偏远闭塞,加之多年来城乡分割,供求状况不清,行情信息不灵,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本县南江镇生产卫生香,每年需要30多吨山苍叶粉,因本地资源不足,高价从外县外省调进,而河东公社就拥有大量资源,每年可采集200吨左右,却白白烂在山上;加工利用十分之一,一年可增收4万多元。相隔80公里,信息竟如此不通。
其次是产销脱节,渠道不畅。这里有7万多亩山林,小杂木资源极为丰富。1981年公社办了圆木厂,利用小杂木加工伞把、刀把等,年产值4.5万元。但由于销路不畅,林副产品关卡多,今年被迫停止加工。农民把小杂木作柴烧,每年烧掉的有3,000多立方米,实在可惜。
第三是交通闭塞,运输不便。目前,全社126个生产队只有21个通机动车辆,其余全靠肩挑手提,出售农副产品极为不便。有的农民向国家交售肥猪靠几个人抬到收购地点。当地有首民谣:
出门三步便爬山,
过了一山又一山。
猪坐轿子人挑担,
不知何日能通关。
从河东公社的情况看,充分挖掘山区商品经济的潜力,促进商品生产进一步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抓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现在农民不只担心生产搞不上去,更怕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而这个复杂的经济信息问题不是单家独户的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所能解决得了的。他们迫切要求政府的有关经济部门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及时准确地指导他们有的放矢地发展商品生产。同时,也要求提供产中的技术、资金服务。如优良种子、种苗、种畜,栽培、植保、防疫等技术,以及解决发展商品生产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问题。但当前特别突出的是产后的运销服务。根据山区现实情况,很需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办交通。河东公社陆运不便,但有两条大河流经境内,水运条件较好。近年来,九龙大队张家生产队农民私人购置小船10多条,就基本扭转了肩挑手提的状况。全社还有7个大队都可以这样做,潜力是很大的。在购销渠道上,也需要开拓多种形式,在大力发展合作商业的同时,对农民自产自销和长途贩运允许上市的农副产品,从各方面取消关卡,提供方便。近年来,这个公社随着山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打破过去商品交换靠国营单一渠道统购包销的方式,已经出现国营主渠道发展,社队农户辅渠道经营日趋活跃的局面。当地的一项重要产品金桔,以前全由供销社统购包销,但当时产量少,如今产量成倍增加了不开辟多种渠道流通,势必发生烂果,挫伤农民商品生产的积极性。群众说:“鲜活产品销得出就快销,销不出就加工,这样就用不着发愁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