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怀念刘继卣老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09
第8版()
专栏:心香一瓣

怀念刘继卣老师
李燕
我最怕过早地写这篇文章……然而,他毕竟离开了我们——当代著名的国画家刘继卣老师。
在刘老师短促的六十五载征途中,对祖国和人民有多少贡献呢?一向耻于夸夸其谈的刘老师从来也没有谈过,但我们能够看到,当不少人还由于对群众美术普及工作缺乏认识而鄙视“小人书”(连环画)的时候,他却并不认为从事这种工作“有失身份”。他创作的《鸡毛信》等优秀作品已深深地印在五十年代过来的一代人心中。为一代童心树立了一位民族小英雄的光辉形象。我们还看到,他继承并发扬他的父亲刘奎龄先生的画风,最早地引进了日本绘画大师竹内栖凤的动物画,并与中国传统绘画有机结合,建树了功绩。他在动物画方面,题材之广,技巧之多,气象之新,是国内罕见的;随时光的推移,将会看到,他的动物画之影响所及,将呈流派趋势!同时,他的传统题材人物画也煞费匠心地将日本、西洋绘画之长与中国传统壁画、工笔重彩画熔为一炉,他的代表作《大闹天宫》在国内外均获盛誉。对他的优秀作品,为中国现代重彩人物画开拓了新途。他从不以艺术为己物,课堂上下他永远是一个和蔼无私、严格认真的好老师。对于旧社会认为“秘不示人”的“绝活”、“窍门儿”特技,刘老师也一样教给学生,比如:怎样用墨
“黑极而绒”,怎样使虎毛“薄中见厚,有珠光宝色”等等,还当场示范。真是一堂课(包括课下的“课”)下来:“干货”累累,实实在在,既无“水分”,也无“玄乎”——他从不在学生面前制造神秘的迷雾来衬托自己有什么非凡艺术家的灵光。他仅仅是以对国家教育事业的无限诚挚,博得了每一位受益者的真心尊敬。
是的,只要刘继卣老师觉得能有效力于国家的机会,便象“砚田耕牛”一样,一股子“傻劲”干下去,乐此不疲!1972年,周恩来总理派人请他为国家宾馆作画,他倾尽其能,不求丝毫名利。而后,在“四人帮”制造的“黑画”冤案中,他的“获鹦猛虎图”被诬为“影射攻击文化大革命”,令其交代“反动构思”,一向“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作画”的刘继卣老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诬陷,竟无半点“对付”的心机!他困惑、郁闷、气愤,一并积于五内而无所发……1976年,他被派到石家庄干校“劳动锻炼”。我们师生由于心里都明白的原因被分到了一个班里,竟成了“同学”。那年月,刘老师最有力的反抗武器就是沉默!沉默得连“必要的废话”也不愿讲。他能数清天花板的裂缝,记清他们的形状特征,因为这是无数次无聊“学习班”与无赖“批判会”上,给我们的最佳读物!他有时也拉我到田边无人处大议一番吕后擅权与武后的面首们,丰富的历史知识使他口中的每个人物都恰如其分地令当代的国佞民贼们一一对号入座,“嬉笑怒骂皆文章”,又何其痛快!我笑仰在田里,他乐出了孩子似的眼泪……在宣布粉碎“四人帮”那天,我将平日偷闲刻好的寿山石紫豹拿给刘老师看,他看到豹身上镌刻的小字:“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机不到,时机一到,一切都报!陈毅元帅语录。”连连大声说:“好豹!好豹啊!”一向给人以“学究印象”的刘继卣老师此刻也如此的锋芒外露!久蓄的冤愤怒发于一瞬了!他为党和人民的胜利,为自身的第二次解放而激动不已!在我们即将回京之际,我一边打行李,一边对刘老师说:“杜工部那首诗现在读来别有意趣:‘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怎么样?”他一面说:“好啊!好啊!”一面把一年来发的什么“批邓”之类的小册子撕得遍地,笑道:“满卷(打行李)撕书喜欲狂啊!”
回京后,我们各自回到了本职的岗位,忙得极少见面了。但我间接知道:刘老师每天不是勤奋作画,编绘画谱,便是接待络绎不断的来访者。每每偶遇刘老师,他总是那副慈祥和善的笑容,绝不见老。但,病魔却暗中袭来……
在他病危之际,我为了不影响他的心情,为了心中永远保留着他当年在课堂上下的容颜,我没有去医院看他。却不料竟成了终天憾事了。
刘继卣老师,在白菊翠柏丛中象以往一样地瞅着我,在微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