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科学在宗教殿堂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0
第7版()
专栏:随笔

科学在宗教殿堂中
谈锋文 方成画
1600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家、哲学家布鲁诺,因接受和发展哥白尼的日心说,被“宗教裁判所”处以火刑,殉身罗马。1633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因宣传科学进步,反对托勒玫的地心说体系,遭到罗马教廷“圣职部”判罪管制。多少世纪来,罗马教廷的名字总是同黑暗、残暴、仇视科学进步的恶名联系在一起。
历史到了20世纪80年代,事情似乎起了一些变化。不久前,梵蒂冈一所文艺复兴时代的古色古香的别墅里,来自各国的100多名杰出科学家济济一堂,讨论着诸如“化学对环境之影响”、“蛋白质、核酸分子生物学”、“利用生物技术改革农业”等严肃的科学课题。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科学家不无惊讶地说:“我以为请我来是参观梵蒂冈博物馆和圣彼得大教堂的。这里学术论文质量之高,使我震惊。”
这是梵蒂冈“教廷科学院”举办的两年一度的科学讨论会。据报道,近年来梵蒂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感兴趣”。在教皇保罗二世的亲自倡导下,梵蒂冈对从“核战争到试管婴儿,以及人类进化等问题”,都“乐于倾听世界上杰出科学家们的建议和意见”。在当年烧死布鲁诺的地方,科学终于昂首阔步地迈进了宗教的圣殿;蒙受300多年不白之冤的伽利略,也在几年前得到罗马教廷的“昭雪平反”。看起来,即使是罗马教廷这个顽固堡垒,在科学昌明发达的今天,也不得不顺应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向科学的真理俯首服膺。
但是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一家西方报纸写道,今天的教廷固然同十七世纪的神父们有所不同——“当时他们甚至拒绝从伽利略的望远镜里看一看,以免看到任何对他们的信仰大逆不道的东西”;“今天的教廷想要跟上科学发展的最新步伐,以避免宗教和科学之间出现任何不必要的冲突,并把科学引导到有益于人类的方向上去。”这话说的很透。原来教廷“崇尚”科学的目的,在于“引导”科学使之符合宗教的教义,以继续维护教廷的利益。
这是有事实可以作为例证的。两年前,一些天体物理学家提出,人类只是处于离宇宙中心甚远的位置。教皇立即不无得意地宣称:“我们是如此深深地尊重纯科学”,“这一发现与《圣经》并无抵触之处。《圣经》并不想教导人们天堂是如何形成的,而只是教导人们怎样才能到达天堂。”至于象遗传工程、堕胎、计划生育之类的问题,至今教廷仍承认这是他们不能接受的“禁区”。
恩格斯在谈到宗教时曾经指出:“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近或远的枝叶,那么,这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经济关系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宗教也不能长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保护物。”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一日千里、势不可当,预示着人类的未来。梵蒂冈教廷终于“抵抗不住”科学的影响而作出这样那样的“让步”,开始承认科学应有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倘若想用科学来织成一件时髦的新衣披在教会的长袍外面,以适应二十世纪的情况,那就未免一厢情愿了。科学终究是科学,它决不能也决不会变成宗教的保护物。(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