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驾驭钢铁神骏的人——记青藏线上第一个藏族火车司机才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1
第2版()
专栏:通讯

驾驭钢铁神骏的人
——记青藏线上第一个藏族火车司机才洛
本报通讯员 岳林才 王清峰
在铁道兵青藏线新建铁路管理处蒸汽机务段,有一位脸膛黝红、身体结实的小伙子,他叫才洛,是青藏线上、也是青海省第一个藏族火车司机。
1975年7月,只有17岁的才洛带着新兵训练各科目的全优成绩来到青海湖畔,被分配铁道兵青藏线新管处的机务连
(蒸汽机务段的前身)。才洛见到“吉格达”(藏语,即火车)高兴极了。心想:这是只从电影上见过的钢铁神骏,如今自己就要驾驭它了!
因为才洛年纪轻,个子小,领导上让他当了机务运转室的叫班员。才洛羡慕那些在车上工作的同志。他休班时,只要有机车出乘回来,不是帮助包乘组的同志擦车、清炉灰,就是缠着他们问个不停。他多次恳切要求:“连长,让我上车吧!”
1977年10月,才洛上车当了司炉。
万事开头难呐!头几天,车跑起来,身体左右摇摆,再加上操纵室狭小,弄得初上车的才洛浑身是汗。有一次,司机刹车后关了汽门,上车一个多月的才洛由于缺乏经验,正在他往火室里添煤的时候,火焰“呼啦”一下从炉门喷出来,把他的头发烧焦了,眉毛燎没了……可他说:“这点困难算什么!”
1978年春天,他当上了副司机,学习技术的热情更高了。他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三年牧读小学。他把有关蒸汽机车的技术书籍和字典放在挎包里,晚上别人睡了,他还在看书,做笔记。
在机车上,他仔细观察老司机的操纵方法,从开汽起动、制动调速到进站停车,每一道程序和环节,都牢牢记在心里,不懂就问,虚心请教。经过全面考核,他于1980年7月晋升为正式司机。
他有个小本子,线路上有多少个道口,有多少座桥梁、隧道,什么地方曲线半径小,什么地方坡度大,哪儿弯道多,哪儿有三角坑,都有详细的记录。时间一长,这些东西便“印”在了脑子里,跑起车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高原的气候,瞬息万变。一天下午,才洛驾驶着一列货车从柯柯去连湖。出发还是晴天,一丝儿云都没有。可是,当列车经过一个风口的时候,气候骤变,狂风大作,沙浪滚滚,远近一片昏黄。
“停车!”才洛一下子把大闸扳到了紧急刹车位置。他和副司机、司炉跳下去,狂风一下子把他们吹了个趔趄,大豆般的沙粒打在脸上,火辣辣的疼。才洛走到机车前面一看,有一百多米铁轨全被风沙埋住了。风稍微小一点,他们几个人就操起铁锹干开了。经过两小时苦战,终于把一百多米轨道清理出来了。
几年来,才洛正是凭着这种高度责任感和熟练的技术,安然无恙地驰骋在青藏高原上,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年年被评为新线管理处的技术能手和安全标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