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人民画报》社举行庆祝会 庆贺魏璐诗来华五十周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1
第4版()
专栏:

《人民画报》社举行庆祝会
庆贺魏璐诗来华五十周年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国人民的真诚朋友和同志、中国籍原奥地利人魏璐诗,今天度过了一个具有双重纪念意义的日子——她来华50周年和75寿辰。《人民画报》社今天下午为她举行了庆祝会。
满头银丝的魏璐诗身穿一件绿色外套,显得格外高兴。在庆祝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握着她的手说:“50年不容易呀!我们一同走过了艰难、坎坷的道路。”他指着一旁的马海德说:“你们俩来华刚好都是50年。”马海德幽默地说:“加起来就是100年”。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特意派人送给魏璐诗一束鲜花,并在贺信中祝她双喜临门,祝她的事业象鲜花一样绚丽多彩。
魏璐诗是1933年离开她的故乡维也纳,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在上海,这位年轻的哲学博士目睹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蹂躏,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腐败,和中国劳苦大众的悲惨生活,感到这样的社会必须彻底推翻。在这期间,她由于结识了宋庆龄、鲁迅、史沫特莱、路易·艾黎等中外进步人士,对中国革命也有了了解。正如她自己所说:“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我不是在德语的故乡,而是在遥远的中国了解的。这虽出乎寻常,但却令人欣慰。”就这样,本来是到中国进行短期考察的她,决定长期留在中国。她怀着对中国的关切与同情,为一些进步报刊撰稿,描绘当时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抗战爆发后,她离开上海到了四川,并于1939年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国籍。在四川的那段时间里,她与中国人民共赴国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四川人。”
新中国成立后,她一直在我国对外宣传单位工作,在向外国读者介绍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和加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了解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她现在是《人民画报》社的德文专家、全国政协委员。
庆祝会上,《人民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穆欣在贺词中热情赞扬了魏璐诗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态度。
魏璐诗用清晰的中国话说:“在西方,老年人往往是多余的。在中国,老年人处处受尊敬。感谢中国允许我在这里扎根,并使我这个年逾古稀的人仍然感到大有作为。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向更多的外国朋友介绍我在中国的感受,以表达我对中国的感激之情。”她最后以充满感情的话结束答词:“中国就是我的家。”
有关方面负责人和魏璐诗的友好朱穆之、艾知生、陆平、罗俊、浦寿昌、吕志先、张锦川、路易·艾黎、爱泼斯坦、胡绩伟、林达光等也应邀出席了庆祝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