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花卉生产——一个值得重视的新兴行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2
第3版()
专栏:

花卉生产——一个值得重视的新兴行业
王传书 月德 康海涛
花卉生产正在许多国家迅猛增长,美国、荷兰、日本、哥伦比亚、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都是如此。荷兰的花卉出口额每年达13亿美元,全国人均800多美元。新加坡种植热带兰,从1971年至1980年产值增长21.2倍,1980年出口额达800万美元。泰国仅靠曼谷周围的花卉生产,年创外汇收入650万美元,其对日本的花卉出口,从1973年至1980年增长32.5倍。
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高。如哥伦比亚种植鲜花800公顷,可赚外汇5,300多万美元,平均每亩鲜花换回外汇4,450多美元。新加坡从六十年代初才开始生产热带兰,1980年种植面积305公顷,平均每亩创外汇1,931美元。种花需较多人力,而且需要门市花店、花摊商贩,加上为它提供农具、搭棚材料、盆钵、花肥、花药、包装材料、印制说明书和运输工具等行业,可创造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花卉生产还可以促进香料工业、食品工业、轻工业和药材业的发展。它还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有利于为人们创造赏心悦目的工作场所和生活条件。可以说,发展花卉事业有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国的花卉栽培有悠久的历史,牡丹、芍药、荷花、菊花、梅花、兰花、茶花、桃花、桂花等等都是原产中国,许多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花卉生产在唐代极为繁盛,长安与洛阳是有名的花城。以品种讲,已知我国菊花品种有1,000多个,杜鹃品种460多个(世界总数为850)。洛阳的牡丹,菏泽的芍药,漳州的水仙,杭州的桂花,武汉的梅花,都曾誉满天下。这说明在我国传统农业中,花卉生产曾有过光辉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解放之后,花卉生产也曾一度繁荣兴旺。可惜由于“左”的思想作祟,花卉后来被看作是资产阶级的奢侈品,受到不应有的冷遇。近年来,农村发展多种经营,花农才得重操旧业,涌现出不少种花专家、养花冒尖户。广东省顺德县陈村公社是汉、唐以来的花乡,1981年种花4,000多亩,收入1,000多万元,每亩产值达2,500多元。国内大城市的花卉消费量,也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大幅度地增长。
但是,在国际花卉市场上,我国的产品却缺少竞争能力,每年鲜花外销额(盆景、金鱼等除外)只有几十万美元,不及泰国曼谷市的10%,其原因在于品种退化,技术落后,科研跟不上。
我们认为,除了进一步提高认识外,花卉生产应逐步纳入国家指导性生产计划,加强引导。可以考虑在有关部委领导下,成立花木专业公司,建立花卉研究中心,从育种、繁殖、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贮藏、保鲜、检疫、运输、经营管理到花肥、花药的制作使用,情报资料的收集分析,开展全面的研究。同时引进某些必要的设备、资料和优良品种。可考虑在有关院校成立花卉专业、花卉系,培养精通组织培养技术、防治花卉病害以及花卉保鲜、检疫、贮运方面的人才。在交通便利的城市郊区,可以有计划地建立稳定的出口花卉生产基地,并充分发挥花卉专业户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