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党员仇荣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3
第5版()
专栏:

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党员仇荣明
张必安 尹著岭 白西民 刘安礼
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某部副排长、共产党员仇荣明,在施工中抢救战友光荣牺牲,兰州部队党委作出决定,授予仇荣明“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纸上画藤结不出瓜”
仇荣明在日记里是这样写的,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是这样实践的。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把点滴时间,点滴汗水,直至宝贵的生命,全部献给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当战友们给仇荣明擦洗遗体的时候,看到他全身伤痕累累,大的伤疤有13块。他入伍13年,在地下整整奋战了13个春秋,其中5年是带着伤残拚搏的。这块块伤疤,是他在艰难危险的环境里顽强拚搏的纪录!
仇荣明出生在苏北滨海县。13年前,他入伍来到担任地下掘进任务的施工连队,哪样工作需要就干哪样,两次荣立三等功,13次受嘉奖,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和“优秀共产党员”。
长期艰苦的地下施工,使仇荣明患了腰肌劳损、关节炎、双腿静脉曲张和胃炎等疾病。1978年一次拱架倒塌,使他头部和右腿负伤,牙齿被打掉一颗,左耳膜出血,留下了脑震荡后遗症,被评为“三等乙级”残废。按说,病残俱全,该歇一歇了。然而,仇荣明却坚持在地下作业。贴壁式被覆工作面十分狭小,他爬进去一锹一锹地填满捣实,每爬一次,背心和裤头都被水泥砂浆浸透;拱顶回填毛石,他和战士们一起平躺在拱顶上,把毛石从肚子上滚递过去。腰痛时,就贴一张膏药。一个隆冬的夜晚,正在干活的仇荣明突然蹲下来,撩开棉衣,从左内襟撕下一块棉花捏成两个小团,往耳朵里塞,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去痛片。原来,白天他已经干了一个整班,脑震荡后遗症使他一听噪音或劳累过度,就会引起强烈的耳鸣和剧烈的头痛。
领导上曾先后三次商量调仇荣明到地面工作,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去年7月,仇荣明双腿静脉曲张越来越严重,满腿暴起拇指粗的青疙瘩,常常双腿麻木,有时蹲下就站不起来,同志们硬把他送进了医院。手术后没几天,他就坚决要求提前出院,医生给他开了全休15天的假条。回到连队的当天下午,他就拖着纱布缠裹的双腿一拐一拐地上了工地。战士们不让他干活,他就坐在洞里当安全员,“全休”半个月变成了“全勤”半个月!
“不能做屋檐下的‘家雀’”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仇荣明,一次又一次正确处理了党的工作与自家利益的矛盾。他常把那些谋私利的人比做只顾自己小巢的家雀。
由于母亲两次重病住院,仇荣明欠下了不少帐。但他没有被压垮,而是一心干好党的工作。他把花销降到最低水平,一把木梳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梳齿,还舍不得扔掉。组织上曾多次要给他救济,他总是说:“现在农村政策好了,我家的经济状况会好起来的。帐,我自己能还清。”
13年来,每当家庭和工作发生矛盾时,仇荣明总是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1981年6月,妻子生孩子,月子里得了病,卧床不起。嗷嗷待哺的婴儿和染疾的产妇需要他回去照顾。但仇荣明看到工地离不开他,打消了回去的念头。
几个月后,妻子下地劳动,不到半岁的孩子无人照看,从床上摔了下来,左手骨折。战友给仇荣明买好了车票,连队为他准备了路费。恰在这时,部队开始了老兵退伍工作。他想,连队干部少,老兵复员有大量的思想工作要做,我不能走!于是他把拿到手的车票退了。
今年5月中旬,就在他牺牲的前不久,62岁的老母亲病重住院,家里来信说,生命垂危的母亲非常想看他一眼。仇荣明心中很不平静,辛苦了一辈子的母亲病危,说什么也要回去看看。可是眼下连队正在十分危险的“老虎口”突击施工,我怎么能离开!他悄悄地抹掉泪水,把来信压在褥子底下,给家里写了一封信,邮了60元钱,照常上班了。几天后,连队干部发现了这封信,很受感动。指导员为他送来了100元钱,连长为他借来了路费,坚决要他回去看看。仇荣明深情地说:“我不是不想母亲,但我反复考虑过,我们排正在啃‘老虎口’,要走也要等一号洞被覆好了再说!”
仇荣明在牺牲的前三天,给家里寄回一条床单、一件衬衣和一件给女儿的连衣裙。他在信中告诉妻子,等任务一完成马上就回去。可是,这竟是他的最后家信!
“关心群众就是关心共产主义事业”
仇荣明知道,自己再努力干,毕竟只能起到一颗小螺丝钉作用。共产主义要靠千百万群众,所以共产党员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1980年春,战士张双胜从机械运输连修理班调来。他感到施工连队既艰苦又危险,而且学不到技术,因此很苦闷。加上气候不适应,小张躺倒了。副排长仇荣明象亲哥哥那样温存体贴他,还特意挑了一些文艺书籍,亲切地对小张说:“你初来乍到,好好歇几天,闷了就看看书。”每天下班回来,仇荣明被泥水湿透的工作服顾不上换,满脸的石粉顾不得洗,就先来看小张。张双胜躺不住了,暗暗地把仇荣明当做自己做人的榜样,进步很快,后来当了班长,入了党。
去年春节,张双胜回家结婚,女方突然要500元钱彩礼。一气之下,小张立即返回部队,打算“吹灯”。仇荣明一面耐心地劝他不要着急,一面连续熬了几夜,给女方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劝说他们要破除旧风俗,文明办婚事,并详细介绍了小张在部队的表现和进步情况。这封凝聚着仇荣明心血的书信,把一根断了的红线又连接了起来。很快,女方父母送女儿到部队完婚。举行婚礼的晚上,张双胜听说仇荣明执行任务赶不回来,便把婚礼推迟了一天。第二天晚上,当担任司仪的战友站起来要宣布婚礼开始时,被张双胜挡住了。他深情地对大家说:“副排长到工地抢修机械去了,请大家再等一等。他不来参加婚礼,我心里过意不去!”直到十点多钟,仇荣明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婚礼才正式开始。没过多久,仇荣明牺牲了。正在蜜月中的新婚夫妇禁不住痛哭起来。
仇荣明先后在四个排担任过副排长。他总是把排里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和本人身体状况一一记在笔记本上。然而,他却把自己的残废证放在一边,把自己的生命放在脑后。
6年前的一天,仇荣明和战友们正在秦岭深处的某地施工,他发现洞顶一块险石就要塌下来,便猛地冲过去,用力将险石下的柯显宏推出险区。险石塌了下来,柯显宏安然无恙,仇荣明的右小腿却负了伤。为表彰仇荣明舍己救人的精神,领导上给他记了三等功。
去年一天下班前,仇荣明发现作业面洞顶出现异常现象,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凌晨3点就爬了起来,忍着头痛到洞里用探照灯仔细观察了3个多小时,发现洞壁裂缝越来越大,他预料两小时内将会发生大塌方,立即向连队干部建议转移作业面。当36名战士撤离不久,300多立方米的石头把整个作业面全都覆盖了!避免了一场重大伤亡事故。
今年6月7日夜里十一点,仇荣明带领苏克忠等4名同志做工程扫尾工作,突然洞顶掉下一块碗口大的石头。仇荣明大吼一声“快!”用左手使劲推了小苏一把。就在这时,“轰隆”一声,3立方米的石头塌了下来……。当战友们从乱石中扒出仇荣明时,只见他双腿半蹲着,仍然保持着推人的姿势。
当仇荣明的骨灰盒送到他家乡时,500多名群众自发来到村头迎接。此后一连三天,前来吊唁的群众络绎不绝。原来,仇荣明为家乡户老做的好事太多了。他入伍前,曾先后两次跳进湍急的射阳河,救起3名溺水群众;他前些年探家时,见社员万思广冷天打赤脚,就把自己换洗的胶鞋塞到万思广手里;女社员樊陆红需要一种中药,仇荣明四处托人购买,辗转千里把药寄给了病人。经济困难那几年,社员崇恩水冬天无棉衣,仇荣明便将自己一件半新棉衣给了他。这次,崇恩水支撑着患肝腹水的病体来到仇荣明的遗像前,流着泪说:“荣明啊,你不会死,你活在我心里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