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美苏激烈争斗的一年 从试探松动到剑拔弩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3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美苏激烈争斗的一年
从试探松动到剑拔弩张
张德真
即将过去的1983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激烈争夺的一年,随着这种争夺愈演愈烈,美苏关系正如美国报纸评论的“正在走向一个漫长的寒冬”那样下降到“战后的最低点”。苏联官方人士也承认,目前两国关系“乌云密布”。
本来,在一年前安德罗波夫上台时,美苏两国领导人都曾试探过改善一下关系的可能性,一时两国首脑会晤之说甚嚣尘上。到今年夏天,两国关系也曾出现了一点好转的迹象。例如:拖了三年的欧安会马德里续会终于达成了妥协;两国签署了一项新的为期5年的谷物协定;美国宣布取消对苏联出口天然气管道设备的限制;在战略核武器谈判中双方表现出某种灵活姿态。其他双边关系也有所进展。
但是,这些松动并不意味着美苏关系将会“解冻”,两国将结束长期的对抗而走向缓和,相反,它是美苏争霸的另一种形式。果然,以9月1日苏联击落南朝鲜客机事件为契机,两国关系又急转直下,不仅把刚刚出现的和缓气氛一扫而光,而且在一系列问题上接连发生了严重的对抗和争吵。这说明美苏关系中缓和是暂时的、脆弱的,而争夺和对抗则是长期的、根本的。从当前情况看,美苏之间的对抗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争夺欧洲核优势。这是美苏一年来争夺欧洲的焦点。这场斗争终于以欧洲中程核武器谈判破裂、北约国家开始部署新的导弹而告一段落。欧洲核武器之争直接关系到美苏两家今后的核力量对比和欧洲的安全。在这场较量中,苏联为了保住在欧洲的核优势、打掉美国的部署计划,使出了浑身解数,而美国为了不让苏联取得这种优势,坚持“以实力促谈判”,也费尽了心机。结果美国在它盟国的支持下在这场争夺中暂时占了上风。美国在西欧如期部署导弹,一方面可以打破苏联在陆基中程导弹方面的垄断地位,向苏联显示了增强实力的决心,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在今后核谈判中讨价还价的地位。苏联对此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作为报复,它宣布决心采取反措施,在东欧一些国家配置战役战术核导弹,继续部署SS—20导弹和在靠近美国的海上部署潜艇导弹。目前美苏这场导弹对抗将随着双方相继开始部署新的导弹,开始一轮新的军备竞赛。
此外,美苏战略核武器会谈和中欧裁军谈判,由于双方立场尖锐对立,互不相让,一年来毫无进展。代之而起的是美国决定部署MX导弹和B—1轰炸机,苏联也在加紧试验新一代洲际导弹。两国竞相增加军费,在全球军备竞赛的道路上赛跑。
二、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特别是争夺战略要地的斗争更加激烈。一年来,美苏利用第三世界的内部动乱积极插手,推波助澜,致使某些地区动乱频仍,危机丛生,新的冲突的“热点”不断出现。除了在阿富汗、柬埔寨、中美洲、南部非洲、东北亚这些多事地区可以看到两个超级大国的激烈抗争之外,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和黎巴嫩动乱升级是今年发生的最突出的事件。美国为对抗苏联在拉美的扩张而悍然出兵格林纳达,是美国在越南战争后采取的最严重的军事行动。它表明美国为了同苏联争霸,在地区性冲突中不惜冒军事卷入的风险。里根总统最近公然声明,美国在格林纳达的行动向全世界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即“当涉及到我们的国家安全时……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安全”。这个危险的“信息”将使超级大国的争夺对世界和平具有更严重的威胁。
美苏在中东的争夺目前更发展到剑拔弩张、接近于军事对抗的地步。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后,苏联利用阿拉伯人民的反美情绪大大加强重返中东的活动。它通过向中东地区运进大批先进武器、增加军事人员和在阿拉伯国家内部制造分裂、挑起冲突等手段来破坏美国的中东计划,进一步向中东渗透。而美国则通过加强同以色列的“战略合作”来排斥和打击苏联的势力,为美国单独控制和支配中东局势、继续推行里根的中东计划扫清道路。特别严重的是近来美国借口贝鲁特美军挨炸事件在东地中海集结庞大的军事力量,公然轰炸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阵地,扩大对中东地区的军事卷入,苏联也趁势向中东增派军事力量,使中东地区出现了自1973年中东战争以来“最接近于美苏对抗的军事行动”。
由于美苏对抗趋势的日益加剧,两国关系也僵持不下。宣扬了好一阵子的美苏首脑会谈已烟消云散;预定在纽约举行的两国外长会晤因发生南朝鲜客机事件而告吹;两国经济和贸易关系处于停滞或不稳定的状态。此外,两国在宣传上的互相指责和谩骂也大大升级。
综观一年来的美苏关系,不难看出,尽管美苏之间在某一个时候或某些问题上可以达成一定的妥协,出现某些松动,但这种妥协、松动十分脆弱。因为从根本上说,美苏关系的主要倾向是对抗,是激烈的争夺。这种对抗和争夺支配着整个美苏关系。可以预计,美苏关系将进入一个持续紧张的时期。
如果说七十年代的两霸争夺态势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的话,那末,进入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美苏双方力量消长的变化以及各种国际力量的相互作用,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态势有所变化。美国在里根执政后,进一步发展了卡特政府后期的对苏强硬政策,在大力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的基础上积极对抗苏联的扩张活动,有选择地主动出击,从而改变了以往那种消极防守的被动局面。苏联在经过了七十年代的急剧膨胀之后,当前国内外面临着重重困难,扩张势头难于象七十年代那样迅猛,但仍然倾其全力同美国争夺军事优势和势力范围,以便巩固既得阵地,等待时机。它的这种扩张仍然是国际局势中的一个主要的危险因素。但是由于美苏两家力量目前大体平衡,谁也压不倒谁,因而当前美苏争夺出现了互有攻守的僵持局面。这就使得双方的争夺更加激烈。
当然,在美苏激烈争夺总的形势下,也不排除今后两家还会进行一定的妥协和对话。欧洲中程导弹谈判虽然中止了,但谈判的大门并没有关死,双方仍有可能一面加紧核竞赛,一面利用核谈判。在其他对抗中,虽然也剑拔弩张,但在行动上仍较为克制。这是因为,两个超级大国各自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它们既要扩张,又力不从心,加上盟国的牵制,和平运动的压力等等因素,看来美苏关系的前景仍将是一个激烈争夺和艰难对话交错并存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