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会昌随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3
第8版()
专栏:

会昌随笔
陈靖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有的同志仅仅把这解释成一次夜行军,毛主席在指挥部队:快走,兄弟部队已走在我们的前边喽!看似很生活化,而实际与诗人的立意完全是两回事。
“踏遍青山人未老”。宁都会议以后,毛泽东同志肩上的主要职务被解除一光,但毛泽东同志身上的革命负重,并不是减轻而是加重了。毛泽东同志象井冈山的开辟时期一样,全力以赴地深入到广大农村中去,同人民群众生活在一起,同下田,同艰苦,共呼吸,共命运。走遍赣南、闽西和粤北的山山水水,为群众,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别人不能做或不愿去做的实际而有效的工作,“踏遍青山人未老”一句,就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自我描绘,它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精神和世界观的反映,也是两年来毛泽东同志的生活概括。有的同志解释:“踏遍青山人未老”,是因为作战线不固定和战争的灵活性,流动性,因而才有“踏遍青山”之说。又说:踏遍青山是指“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是说明红军在“主动地,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等等。这种解释,违背历史,把毛主席的思想同“左”倾路线的恶果联系起来,也无意中起了开脱作用。须知,这首词的背景是“1934年夏”,这是第三次“左”倾统治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中国革命被推临危崖的时刻。这时,毛泽东同志所创立的一套马克思主义的建军思想与作战原则,已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取而代之的是王明那套“国际路线”的建军、作战和生活准则。此时此地,连《古田会议决议》都下令烧毁,哪里还有“主动性、灵活性”?哪里还存在“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哪里还能看到“主动地、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城市和地方,主动地打击敌人”?此时此地,就是他们一年前高奏的那一套——“以集中对集中”、“以堡垒对堡垒”、“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不失苏区一寸土”等等诱人的“奏鸣曲”,也已经“喇叭声咽”了。试想一下,如果“1934年夏”的中央苏区,还实行“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和“主动地、有计划地……”作战方针,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绝不可能发生“猝然脱离中央苏区”的行动,当然也不会发生“被迫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了。
“踏遍青山人未老”,“青山”的含义,应是指宁都会议的两年间,诗人自己的经历,毛泽东所走过的地方。即赣、闽、粤、湘的大片苏区土地。这片青山呵,它在毛泽东同志的脚下,的确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踏”过来的。至于“人未老”的含义,这同五年前(1929年)在武夷山中写《重阳》时,“人生易老天难老”是一个意思:不是指年岁(这时诗人才四十一岁),也不是指身体,而是指人的思想,人的意志和精神面貌,特别是指人在一种极为曲折、坎坷的逆境下的奋斗意志。
对“风景这边独好”一句,有的同志这样解释:“风景”和“这边”,指的就是会昌,就是毛主席在这次指挥作战的休息之余,同战友们一道观赏会昌风景而作此词。
“风景这边独好”这一句,可以说是全词的主旋律,或主题思想;也可以说是诗人一向主张的“诗言志”,“志”的核心所在。这六个字,三层意思,极为精湛,用语通俗,含义高而深,字句平凡,立意却不一般。“风景”在这里,不是指某一块地区,更不是指某个具体名胜(如指某个具体的地方或名胜,毛泽东同志绝不可能用“独好”这两个字的)。那么指的什么呢?诗人在此是借此地而立彼意,即寄意于现实政治生活中一个问题——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要不要实事求是的问题,要不要马列主义的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问题。“这边”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得先看看“那边”是指什么,问题就好理解了。1932年后的中央苏区(别的苏区也不例外),“那边”的具体情况:是“钦差大臣满天飞”,是教条主义把持一切;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是到处“三脱离”(脱离实际,脱离人民,脱离基层);是命令主义、官僚主义和本本主义笼罩着整个苏区。到了诗人写《会昌》这个时刻,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及“左”倾机会主义已经登峰造极,没有地方再往上发展了。我们了解到“那边”的情况,“这边”就不难理解了——人民群众一边,实事求是一边,也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一边。这样,我们对“独好”的理解就不至于想当然了。
词的下阕就不必多说了。这里,我们可以温习一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第五章第八节,其中有这样一段:“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两个月之后……红军主力无疑地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此计不用,第五次‘围剿’就不能打破”。毛泽东同志自宁都会议被撤去党和军队中的职务之后,提过许多次建议,中央都不予采纳。特别是反五次“围剿”当中,提出的几次关键性的意见,全被中央束之高阁,不予理睬。此刻,眼看“希望最后断绝”,毛泽东同志立于会昌城东的岚山之巅,环顾苏区的东方和南方。这样辽阔无际的土地啊,本可以纵横驰骋,作出“许多热闹文章”,足以使国内外惊奇感慨,叫蒋介石比之第一、二、三、四次“围剿”,都更加狼狈不堪,泣嗟而归。然而,由于当时的中央领导执迷不悟,把所有的正确意见,置之弃之。到了会昌一战,红军遭到很大损失,从此到处被动,致使形势日趋逆转。此时此地,南方的最后一个革命堡垒——中央苏区,形势十分危急,根据地有完全丧失的危险。面对这样一个现实,毛泽东同志的心情同七年前(1927年“五大”被陈独秀排斥于大会的领导之外,并剥夺了表决权等)那种“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心情很相似:那里是“茫茫九派流中国”,这里是“会昌城外高峰”;那里是“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这里是“战士指看南粤”。诗人脚下此刻虽不是滚滚大江,但是这“颠连”的高峰,却同滚滚的“东溟”连接,山海紧连,“心潮”比之当年更加“逐浪”而起,既惊涛骇浪,又郁郁葱葱!(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