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一加一”可以大于“二” 沿海地区的轻工业技术优势与西北、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潜力巨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4
第2版()
专栏:

“一加一”可以大于“二”
沿海地区的轻工业技术优势与西北、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相结合,潜力巨大
本报记者 戴玉庆
最近,中国轻工协会在成都召开了“全国轻工业技术协作、技术转移会议”,组织沿海轻工业发达地区向西北、西南轻工业落后地区转移技术。会议刚一开始,就出现了“热潮”,要求参加会议的人数大大超过了预定计划。来自西北、西南地区的同志大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向先进地区学习适用技术,把本地的轻工业搞上去。这次会议共达成了149项转移项目,也超过了原来的设想。
我国轻工业的生产水平,从地区上讲,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轻工业百元固定资产创税利,上海为1.82元,西北地区平均只有0.35元,西南地区平均为0.59元。显然,只要内地的轻工业生产达到上海的水平,全国轻工业的税利就可以翻一番半。
这不是空想,因为西北、西南地区轻工业的振兴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大西北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宁夏的滩羊皮、青海的旱獭皮、新疆的羔羊皮,以及织造高档地毯的西宁毛,都是轻纺工业的宝贵原料。西南是良好的食品工业基地。云、贵、川一带的玉米、土豆、木薯等淀粉资源,桔子、菠萝、香蕉、芒果等水果资源,都急待加工利用。西北、西南还有丰富的水利电力资源,有利于发展家用电器工业,促进各族人民家庭生活的现代化。丰富的物产资源,是这一地区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大西北、大西南的资源优势一旦与沿海地区的技术优势相结合,就可以迸发出几倍、十几倍的生产潜力,“1+1”在这里是可以大于“2”的。
近年来,国内轻工业的技术转移工作有所开展,一些落后地区已经尝到了采用新技术的甜头。四川省万县,过去每年有大量柑桔来不及加工,造成巨大损失。去年引进了上海的技术,就地生产糖果、饮料,丰富了国内市场,增加了外贸出口,也增加了当地收入。实践说明,西北、西南地区的现有轻工业基础是大有潜力的,只是因为采用的技术、工艺不够先进,加上管理落后,才致使生产水平低下。只要沿海地区的适用技术及管理能及时输进,内地轻工产品的生产定能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技术转移工作的好处,不仅可以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还可以促使沿海工业向更高深的技术领域挺进。由于市场的限制,沿海地区原有的技术一旦转移,内地的产品追了上来,沿海的传统优势就可能消失。如果不开发更新的产品,日子就会不好过。这样就迫使沿海地区的轻工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技术转移工作的深入,将出现一个内地变先进,沿海更先进的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从而使我国轻工业生产形势发生根本变化。
技术转移工作要取得最佳效益,还必须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有的技术转移项目从局部看有利,从全局看却有害。近来,各地市场上的“珍珠霜”成患,名牌、杂牌共计200多种。其原因就是珍珠霜生产技术扩散后,各地竞相仿制。市场饱和,加之一些产品质次价高,不仅杂牌卖不动,名牌的销售也有困难。今后,象卷烟、电风扇、手表、自行车等产品的技术转移工作,必须统筹安排,不能搞一哄而起,造成新的积压和浪费。技术转移一定要讲整体利益,有计划地进行。西北、西南地区在引进沿海先进技术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否则,“1+1”很可能小于“2”,还可能出现负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