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后备军”上前线——烟台纪事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5
第2版()
专栏:

“后备军”上前线
——烟台纪事之四
新华社记者 周原
我们原来常说农民是产业工人的后备军,现在这些“后备军”上了前线。他们没有离开农村,但却成了商品生产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发现胶东各县招待所夏天用的电扇,多数是黄县的产品。到了黄县,我问县委书记,你们的电扇能连续转动多久?他说,“从一九八○年转到现在,算算吧,三年啦!”在一片赞叹声中,他解释着:“这是搞破坏性试验。我们的电扇设计时有一个指标,就是转动两个小时后,电扇上的电机就自动降温!”赞叹变成了惊讶,事情真是这样吗?县委书记说“这种电扇有四十八个零件是在社队由农民加工的,县里只是总装一下!”
我很想去看看他说的农民是什么样的农民,是不是那些只知道弯着腰在田里打土疙瘩的“憨实而愚笨”的农民?
在龙口镇一个队办工厂那宽大明亮的车间里,几十台同一型号的车床,整齐地排列成阵,一个个青年农民都穿着工作服,探身在飞速旋转的车床前,精心地熟练地操作着。我在车间里转了一圈,没有一位农民抬起头来专门看看我,这个整齐的专心致志的队伍,感人极了!我闭起眼睛想:这莫非是继他们父兄之后,在工业战线上新组建的“胶东纵队”吗?
这个厂每年生产四千台解放牌汽车上的汽泵。一台同等质量的汽泵,国营厂卖一百七十元,他们只卖一百一十元。卖一百七十元的因为成本高,每台只有二十元利润;卖一百一十元的成本低,每台有三十元利润。
“陋巷孤寒士,出门长凄凄。虽云志气高,岂免颜色低。”县委书记说,人家看不起我们,我们靠成本低、质量好打入了市场!
黄县生产的低压阀门在北京市场上是畅销货。它生产的一半产品要运销北京。一年多以前不是这样,那时他们的推销员背着阀门,到顾主那里免费奉送:“只要你承认货好就行。”现在,黄县阀门建立了信誉,它以质量好、价格低引起了同行们的嫉妒,别人要求它提价,它还不干哩!
从烟台市属各县农村的全局来看,从事商品生产的主力还是集体企业。这些渊源于社办或队办的企业,在农业联产承包之后,把农村百分之六七十的劳动力,吸引在自己的周围。他们发展商品生产气派之大,动作之快,都是惊人的。诸由公社投资二百二十万元兴建一座年产五万吨的水泥厂,从破土动工到开车投产,只用了一年时间。有经验的人士说,这个厂子要国家办,没有四百万元拿不下来。这个厂目前生产四百号以上的水泥,第二步要生产彩色水泥。它每年的纯利润是一百万元,三年就能滚出一个厂子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