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草原盛会“那达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6
第5版()
专栏:民族大家庭

草原盛会“那达慕”
每年的7、8月,辽阔的内蒙古草原鲜花怒放、绿草如茵,正是牛肥马壮的黄金时节。各地纷纷举行的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给这如花似锦的草原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为辛勤劳动的农牧民带来了节日般的欢乐。
“那达慕”的规模有大有小。小到一个生产队,大到一个旗、县,甚至一个盟。今年7月,我参加的呼伦贝尔盟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了。会期六天,参加者来自全盟各地,共10万余众。使我惊叹的是,那无数座雪白的蒙古包和帐篷,竟然在草原上建起了一座蔚为壮观的城市,使静谧的草原顿时喧闹了起来。在那号称“王府井”的三条大街上,人们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购销两旺。在各个表演或比赛场地上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其中,最吸引人的是蒙古族传统的三项游艺:摔跤、赛马和射箭。
蒙古语“那达慕”(汉译为游艺),这一名词就来源于这三项游艺。据研究,大约在匈奴时代,摔跤、赛马、射箭就成为北方游牧民族娱乐和习武的手段。这是与北方古代游牧民族崇武善战、精骑善射和从事狩猎游牧分不开的。辽时,三项游艺在民间广为传播,成为“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到了金代,对三项游艺的优胜者奖赏货币、财物形成了制度。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汗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蒙古族人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和活跃,在举行大呼拉尔、庆祝战功、祭旗点将、军民联欢时,均进行“那达慕”。在元时或更晚的十五世纪的史籍中,开始出现了“男儿三项游艺”这一名词。清代,“那达慕”的范围、内容又有所发展。从宫廷宴会到地方上的盟旗集会、敖包祭典、官员升迁、活佛呼图克图坐床等都举行以“男儿三项游艺”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此外,“那达慕”大会除三项游艺外,还有蒙古象棋、马球等比赛、民歌演唱和民族乐器的演奏等。
历史上,“那达慕”受喇嘛教影响。特别是庙会、祭敖包等“那达慕”,成为传播宗教的场所。解放后的“那达慕”仍然沿用了传统的民族形式,但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使“那达慕”大会更加具有民族特色,更加生机勃勃。
如今,“那达慕”大会已成为深受蒙古族人民喜闻乐见、踊跃参加的具有民族形式的体育、娱乐、物资交流的隆重集会。近几年来,随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农牧民生活的提高,以及各族人民交往的增多,“那达慕”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象这次呼伦贝尔盟的“那达慕”大会,以蒙古族传统游艺项目为主,吸收了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汉等多民族的传统游艺项目,发展成为各民族大团结的游艺、联欢盛会。 章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