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富饶的阿斯尤特——上埃及行之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6
第6版()
专栏:埃及通讯

富饶的阿斯尤特
——上埃及行之四
本报记者 俞成秀 光明日报记者 符福渊
阿斯尤特省地处埃及中部,沿尼罗河伸展,南北长230公里。这里林木茂密、水草丰美,阡陌纵横,村镇毗连,人烟稠密,使人有“天府之国”之感。村道上人来人往,年轻姑娘穿红着绿,年长女子则穿传统的黑色长袍。毛驴是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骑在驴背上的老人,身穿阿拉伯大袍,裹着头巾,悠然自得,很象我国人民熟悉的阿凡提。农舍比较简陋,多为土坯或砖砌的平房。屋顶一般只铺一层高粱秸秆,因为埃及几乎终年无雨,不必担心漏雨。农民们喜欢养鸽。鸽舍十分考究,有的象圆锥形宝塔,有的如玲珑的宫殿。烤鸽是埃及有名的佳肴,鸽粪又可肥田,因此养鸽在埃及农村十分普遍。
据阿斯尤特省长扎基·巴德尔少将说:阿斯尤特是一个大省,许多方面在全国都是先进的。教育比较发达,今年高考中分数最高的一名学生就是出自阿斯尤特。计划生育工作成绩突出,在全国名列前茅。阿斯尤特对国家作出的最大贡献则是农业生产。
农业在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0%,传统产品是棉花、玉米、小麦和水果。我们到阿斯尤特访问时,玉米刚刚收割完毕。甘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刚收获的椰枣正在田边、路旁摊开晾晒,一片片橙黄、橘红,煞是好看;新摘的石榴已经上市,成筐成堆地摆满道路两边,火红、硕大、十分诱人。妇女们正在采摘新棉,白云般的大片棉田,把绿色原野点缀得更加美丽。埃及的长绒棉世界闻名,由于它绒长、光洁、富于韧性,深受各国欢迎,是埃及出口的主要农产品,每年可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因此被誉为“白色的金子”。阿斯尤特今年共播种棉花8万费丹。为了获取高产,他们十分重视科研工作。针对阿斯旺高坝建成后,农田有机肥减少的情况,他们开展微量元素的研究和应用,积极为增产开辟新的途径。
埃及人口增长率较高,预计本世纪末将达7,000万,农业生产必须迅速发展才能作到粮食自给。除了提高单产,改沙造田外,计划在1987年以前造田5,000费丹。在改造沙漠的工地上,绿原正在向沙漠挺进。防沙林纵横,象屏障一般把新开拓的250费丹农田护围起来。三口新打的深水机井将水注入渠网。植树和灌溉双管齐下,使荒漠变成了绿洲。拖拉机正在秋耕,准备播下第一批种子。果园里,三年前栽种的柠檬已经成林,枝头开始结出鲜嫩的新果。
改沙造田之外,阿斯尤特省还重视发展畜牧业。我们参观了一个养鸡场,一个养牛场,还有一个在兴建中的养牛场。养鸡场的三套孵化设备从荷兰进口,年产鸡70万只,一般经过45天饲养,可达1.5公斤重。一个分场专门生产鸡蛋,年产量约1,500万个。养牛场共有850头牛,每年可产奶1,200吨。一只肉牛养15个月可长到500公斤。
阿斯尤特省在发展农业中最大问题是缺少劳动力。在田里干活的主要是妇女。养牛场的工人中,不少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全省50%的农业劳动力外流。除一部分进城做临时工外,大部分作为劳务出口去了阿拉伯产油国家。那里工薪优厚,加上语言相同,诱使很多人离乡背井,卷入了出国“淘金”的洪流。省长说:出路在于实现农业机械化,但看来还需相当时日和努力。
在阿斯尤特市近郊,我们访问了前总统纳赛尔的家乡巴尼莫尔。它是中心村行政机构的所在地,行政机构的干部由政府任命,管理隶属中心村的8个自然村。中心村除了发展农业生产,还兴办了养鸡场、养牛场、木器加工厂、地毯厂、瓷砖厂、大饼厂和奶制品厂等副业生产。中心村还设有卫生所、幼儿园、中小学、兽医站等文化福利设施。这些企业和事业单位规模都不大,设备也比较简陋,但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社会服务,无疑会有好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参观过程中不时可以看到的一幅标语,反映了阿斯尤特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决心与实干精神。
(完)(附图片)
阿斯尤特水泥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