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组织起来的大名县娘娘庙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12
第2版()
专栏:

  组织起来的大名县娘娘庙村
中共河北邯郸地委会
大名县娘娘庙村是河北省组织起来的典型的村庄之一。全村农民有百分之八十三参加了互助组,实行了农副业结合,组织了信贷社、供销社,还建立了油房、粪场、暖鸡房、养鸡厂和养蜂厂等。农业生产已逐年提高,一九五○年全村生产量平均每亩超过战前四十斤,而且出现了农民贾关和每亩收谷一千一百七十六斤的最高纪录。在组织起来,农副业结合和改良技术的基础上,全村农民的生活、生产,像初升的太阳一样,一步一步地上升着。
娘娘庙全村共六百零七户,二千二百二十人。一九四五年,该村农民在已分得土地和财产的基础上,开始实行组织起来。但以后时起时落,截至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全村除张希顺、贾体中、宁善保三个组有些发展外,其他互助组一般地都停滞在伙合犋、忙时互助、闲时散伙的低级形式上。
该村互助组的发展,是从一九四九年春天开始的。一九四九年春天,天旱无法播种,同时大军南下,路过该村,需要招待。在这种情况下,当时该村如果不实行组织起来,即不能完成抗旱点种和招待过路大军的任务。为了把拥军和点种都作好,该村首先作好了宣教工作,群众思想发动比较充分,村干部和党员情绪极高,因而全村三十七个互助组都活跃起来。党员郝书民,联合七户农民,组织两辆大车,拉水点种,八天完成了三十六亩花生的播种工作。全村十天完成了点种任务。群众亲身体验到互助的好处。这时,县、区领导干部,即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有重点地培养了张希顺组。帮助该组作计划,伙打水车井,并把牛、驴换成骡、马。该组参加农业生产的由五户增到了二十三户(现在是二十四户)。为解决二十三户的肥料困难,和吸收群众的游资,该组又发展了打油、运输等副业生产,获利很大。群众看到了好处后,纷纷要求入组,因而又开了粪场,使参加副业生产的由十二户增到一○四户。全组伙打了两眼井,添了两辆水车。春耕时作到了耕三耙六,每亩上粪四车,妇女下地生产。当年生产量每亩即比战前增产三十斤。一九四九年冬,张希顺被选为县劳动模范,这又进一步鼓舞了全村干部和群众。在干部、群众和党员的思想里,都以为参加或领导互助努力生产是光荣的。
这时,群众不但看到互助的好处,而且有了互助的方向——他们组织起来,扩大资金提高生产。这样,群众更自觉地要求进一步组织起来,这是该村互助的一大发展。贾建明组不愿后人,首先以张希顺组为实例,动员好了本组和文可明、申永彬两个小组,把三个小组合并为一个二十三户的大组,并实行了农副业结合。一九五○年麦收正忙的时候,这个组使着五犋牲口,一面组织麦收,一面打油,麦子熟一块、割一块、犁一块,一切都能及时作好。副业上一个夏天赚了三百斤白油、二千斤油饼,伙买了骡子。在贾建明组的影响下,宁保善组与王金香组也合并成了一个十四户的大组。王西恩也串连了十五户,组织了一个大组。四个大组经常比赛生产胜负,为实现农业增产和生活富裕而斗争。
这四个组,组大财力壮,又将生产收入的一部分投入信贷,并动员其他小组投资组成了信贷社。一方面为社员服务,规定社员有使用优先权,同时把钱放到信贷社还能生息;另一方面给群众服务,支持生产,活跃全村经济。一九四九年冬天,信贷社的资金即达四千六百多斤小米。一九五○年春天,在信贷社的支持下,又大量吸收了群众的游资,扩大了粪场,建立了暖鸡房、养鸡厂和养蜂厂,并打井二十四眼,按水车十六辆,还贷出粮食二千八百八十六斤,支持灾区生产。在信贷社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供销社,把互助组领导的八个油房的油运往天津和济南,换回洋犁、胶轮车和肥田粉等,同时把某些副业产品运往安阳、邯郸和峰峰等地,换回煤炭。这样,互助组、供销社、信贷社就互相支持,共同发展起来了。
农副业结合,农业支持了副业的发展,副业支持了农业提高。全村群众在农业生产方面,都肯买粪上地,张粮臣等三十户买了肥田粉,一般施肥每亩三车至三车半,个别户每亩施肥四车,特别是经过了一九五○年的比庄稼后,老中农赵金相兄弟俩把三年前埋藏在地下的豆子一千五百斤全刨出来,张克让也刨出豆子七百斤,打了豆油、豆饼上地种麦。全村产量逐年提高,战前一般每亩产量只合一七九斤,富农经营较好,每亩平均产量也不超过一九○斤,但是,一九五○年该村平均产量,却已达二百一十九斤,较抗日战争以前富农土地的平均产量超过二十九斤,超过一般平均产量四十斤。互助生产的结果,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改变了生产条件,并有剩余劳力使用到精耕细作上,耕作技术不断改进。该村群众过去没有浇地习惯,自从一九四九年张希顺组开始打了两眼井,按上水车浇地,增加产量以后,群众亲眼看见浇地好处,一九五○年互助打井二十六眼,并按上十六辆水车,全村初步具备了水田规模。在选种方面也很普遍,贾关和选了华农四号谷种,粪大水勤每亩收到一千一百七十六斤。张希顺选的斯字棉种,在飞沙地里,粪大水勤,还整理了四遍到七遍,每亩籽棉产量达一百七十斤。全村都作到了精耕细作和多上粪,个别组使用了肥田粉、洋犁、胶皮轮车,并使用喷雾器杀虫,一九五○年捕蚜虫和火蜘蛛时,该村使用了二十九架喷雾器,五天时间把害虫全部消灭,保证了棉粮增产。一九五○年五谷丰登,全村欢腾。
据最近统计,全村已有七十四个互助组,计五百零一户,占全村总户数的百分之八十三。其中十一个组实行了农副业结合,建立了八个油房。新中农参加互助的占新中农户数的百分之九十三,老中农参加互助的占老中农户数的百分之八十,原来的地主和富农参加互助的,一九四九年时,只有一户,一九五○年已有了十七户,占地主、富农总户数的百分之三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