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和棉花所等单位长期合作 育成高水平抗棉花枯萎病抗源品种 每年至少可减少损失皮棉80万担,价值一亿元以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18
第3版()
专栏:

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和棉花所等单位长期合作
育成高水平抗棉花枯萎病抗源品种
每年至少可减少损失皮棉80万担,价值一亿元以上
本报讯 记者王友恭、通讯员陈如明报道: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和棉花所等单位长期合作,开展抗棉花枯萎病品种的研究,育出“52—128”和“57—681”两个抗性持久稳定的棉花品种,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国内外同行专家认为,这项科研成果具有国际水平。最近获得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棉花枯萎病是危害严重、难于防治的病害。近几十年来,这种病害在世界各产棉国逐年扩大。
1952年以来,四川省从事植保和棉花育种工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深入棉花枯萎病重灾区,在当地的支持下长期坚持防治与研究,于1956年育成我国第一个抗枯萎病棉花品种“52—128”;1963年又育成高抗枯萎病品种“57—681”。经过二十多年来的生产实践与人工病圃抗性鉴定,证明这两个棉花品种的抗病能力超过同期引进的国外抗病品种。它们具有以下特点:抗性持久稳定,二十多年来抗病性能不衰;抗病范围广,适应地区宽,国内绝大部分产棉区都可以引用种植;遗传效应良好,不附带有害的遗传因素,抗性的传递力较强,陕西、河南、四川等11个省市先后用它们作抗源亲本杂交选育出几十个抗病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国抗病品种种植总面积的76.8%,每年减少皮棉损失约80万担,折合人民币一亿元以上。
“52—128”和“57—681”的育成,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原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著名病理学家沈其益教授等指出:“这两个抗源品种的选育成功,不仅使广大植物病害工作者从单纯的药物防治中解放出来,而且使研究利用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有了可能性,也为各地进行抗枯萎病育种的杂交提供了亲本抗源材料”。美国北卡罗林兰州大学副校长、植物病理教授维斯坦德博士和著名植物病理学家约翰逊博士认为,这两个品种具有连续二十多年抗性不退化等特点,在美国和其它地方以及其它作物上是少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