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鄱阳湖畔“小上海”——记青年们在创建“共青城”中的业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20
第2版()
专栏:

鄱阳湖畔“小上海”
——记青年们在创建“共青城”中的业绩
本报记者 高新庆 赵相如
编者按:江西“共青垦殖场”的英雄创业史说明,要积极地开拓新局面,创造第一流的工作,需要有新的眼光有积极进取的精神。
“共青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们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敢于冲破“左”的和各种旧的传统观念,用新的、现代化的眼光,既全局在胸,又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埋头实干,认识和解决现代化建设中一个一个新问题。结果商品生产大大发展了,流通搞活了,创造了高速度、高效益,开始走上富裕之路。
什么叫新眼光?什么叫进取精神?就是对走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勇于创新;要敢于到第一线去,调查和解决一个个新的问题,把革命精神和求实作风贯彻于开创新局面的全过程。目前,面临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新形势,各行各业都应象“共青垦殖场”的人们那样,百折不挠地实践,认真地研究,发掘内部潜力,走出一条新路子。这样,我们对经济工作的认识一定会更加全面、深刻,知识会更加丰富,全面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也会日益增强。
青年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奋斗出了一个“共青城”。新一代的青年为开拓祖国的大好河山,为到200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伟大目标,一定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里出现了奇迹
在鄱阳湖畔德安县境内的一片湖滩、荒丘上,来自全国19个省(市)、180多个县(镇)的两代青年垦荒者们,合力创建了一座欣欣向荣的“共青城”,附近农民称之为“小上海”。“小上海”虽小(不到7.5平方公里),但它却是赣北商品生产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基地,是周围农村重要的集市贸易中心。
初秋时节,我们从南昌出发,沿着昌九(南昌至九江)——“共青公路”,驱车进入“共青城”,只见宽阔笔直的街道,绿树婆娑,花香袭人。一座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工厂、商店、银行、邮局、餐厅、照像馆……应有尽有。街道上,汽车、拖拉机等各类车辆往来如流;农民、外国客商、各地采购人员、慕名参观者,络绎不绝。“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里的商品,远销国内外。街道中心位置,一座大楼傍山而建,胡耀邦同志亲自题写的“共青垦殖场”五个红色玻璃钢大字,竖立在总场场部大楼屋顶上,熠熠发光。对面是占地一万平方米的“青年之家”,这是广大团员、青年用开展劳动竞赛获得的10万元奖金和义务劳动建起来的。象征着八十年代青年跃马扬鞭奔四化的大型雕塑,耸立在“青年之家”入口处。园内杉林覆盖,小桥流水。里面有阅览室、游戏室、棋艺室、旱冰场、小型舞厅等。
晨曦初露,农民、渔民,挑着一担担、一筐筐青菜、鲜鱼、活虾,从四面八方,进入“共青城”赶早市;入夜,耀目的霓虹灯,燕翅式的路灯通明,与月光相辉映,使鄱阳湖畔更加富于诗意。人们告诉我们,“共青城”主要是近几年完全靠“共青人”自己的智慧、双手创造的。
“共青人”不但建设了“共青城”,而且创造了高速度、高效益。1979年以来,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30%。1982年,这个到目前只有3,400名职工的垦殖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36.2万元,比14年前的1969年翻了6番还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4,379元;全场实现利润488万元,上缴税金194万元,年积累达803万元;固定资产超过3,000万元。
高效益给“共青城”带来繁荣,使群众生活稳步提高。目前,70%以上的职工住进有水电、卫生设备的崭新楼房。家家有煤气。人均住房12.8平方米。电视机基本普及,不少家庭买了洗衣机、电冰箱。就业充分,不存在待业问题,还帮助县城和附近农村安排了大量闲散劳动力;教育普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看了这一切,你不能不承认,这个“共青城”的建设真是一个奇迹!
逼上“梁山”以后
“你们问‘共青垦殖场’是怎么发展的?还不是逼上‘梁山’嘛!”39岁的场党委书记兼场长蒋仲平,风趣地道出了他们创业维艰的历史。
1969年上半年,“四人帮”一伙向“共青垦殖场”大泼污水:“假全民、真资本主义”,强令把办公楼、宿舍等都交给集体;几千亩耕地和全部山地划给公社,只留下800亩差地,一个小板鸭厂、两台老掉牙的拖拉机。这么一丁点儿家当,怎么养活连家属在内的1,400多口人?他们毅然决定由金湖地区搬到南湖地区,那里有上万亩未开垦的处女地;腹地辽阔,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很好。
可是,灾难连着灾难。一场咆哮的洪水,使南湖顷刻化为汪洋一片,只有几个山头露出水面。
灾难严峻地考验着人们。那时党组织基本被冲垮了,当时的团支部书记蒋仲平,组织团员、青年成立突击队,架着自扎的木排和小船,10个昼夜,顶风搏浪,终于完成了搬迁任务。蒋仲平带领小青年自己动手兴建了板鸭厂厂房。这一年生产板鸭11万只,盈利9万多元。另一路人马在水退以后,垦荒1,700多亩,当年收获粮食29万斤。
但逼迫并未结束。1970年,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有人带着林彪在江西代理人的指令来到“共青”:“共青垦殖场”立即解散,工资停发。
老垦荒队员们心潮难平。共产党员、当年上海赴江西青年垦荒队副队长周承立,回忆起1955年赴江西的情景:由陈家楼等5名青年发起组织的上海青年垦荒队第一批98人,在党中央、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下,扛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地变成良田”的队旗,告别亲人来到江西德安县八里乡垦荒。不久,组织了八里乡农业合作社。11月29日下午,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风尘仆仆专程来看望大家。在队员住的茅棚里,与垦荒者们促膝谈心,勉励大家“做祖国的好儿女”,“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并建议改社名为“共青社”,还用山竹夹着棉花,饱蘸浓墨,写下“共青社”三个大字。临别时又嘱咐:“战胜困难,多想办法,一定要把共青社办好!”20多天以后,耀邦同志又用自己的稿费收入,给垦荒队员买了四五箱篮球、排球、胡琴、喇叭和其他文体用品寄来。党团组织的关怀,鼓舞了青年垦荒者的斗志。一个冬天,开出了二三百亩荒地。1957年年底,“共青社”与德星农场合并,组建了国营“共青垦殖场”。
面对新的压力,想想党团组织的关怀与期望,周承立与妻子再一次抚摸长期珍藏着的队旗,坚定地吐出几个字:“棒打不回头!”他们夫妇俩与其他老垦荒队员于维忠、黄孝英夫妇,陈国祥、周以琴夫妇,以及三年困难时期进场的骨干蒋仲平等人一起,分头安定人心、鼓舞士气:“上面不承认,自己承认,‘共青垦殖场’牌子要永远挂下去!”那一年缺生产资金,大家凑了4,000元。生活费也发不出,就互相周济度日。这一年板鸭生产发展了,同时在板鸭厂内办了羽绒车间,以后分出去,建起羽绒制品厂。鸭毛开始上天了!当年粮食除自给外,还向国家提供了40万斤商品粮。在这种逆境和压力下,“共青”人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和出色的才干。
“扶住‘农门’,又跳出‘农门’”
听了上述情况介绍,我们打趣地说:“逼的效果不坏呵!”蒋仲平摸摸宽脑门憨厚地笑笑说:“这是辩证法的胜利嘛,坏事变好事。逼我们动脑筋,讲经济效益。”
“共青垦殖场”起飞,正是从传统农业的旧框框解放出来以后。近几年,他们总结历史教训,提出的口号是:“扶住‘农门’,又跳出‘农门’。”
所谓“扶住‘农门’”,指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搞大农业,并使整个农业实现良性循环。“共青”粮食亩产由过去200斤,提高到1,200斤;总产由25万斤,增至480万斤,每年向国家交售100多万斤商品粮。全部1.1万亩荒地都被开垦成良田、沃土,建成4,000多亩稳产高产农田;几千亩荒山全部绿化,其中1,500亩成林;葡萄南移试验成功,已栽2,000多亩,今年400亩收摘,收鲜葡萄20多万斤;500亩水面全部养鱼,办了大型养猪场,向香港出口瘦肉型猪等。一个年产250万斤鸡蛋的蛋鸡场和年产2,000万斤奶的奶牛场,正在规划、筹建中。
“跳出‘农门’”,即在农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在“吃、喝、穿、用”四个字上下功夫,从板鸭厂起家,采取滚雪球办法,办了羽绒制品厂、淀粉厂、酒厂、纸箱包装厂等17个生产食品、消费品的工厂和其他为农业服务的工厂。这些企业不与城市大工业争原料、争能源,国内外市场十分广阔。他们把这叫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同时,他们改变过去只管生产,不管流通的状况,用极大精力抓流通环节。就拿羽绒制品来说吧,刚搞时,全国只有几家,生意兴隆;现在国内有200多家,国外竞争更激烈。羽绒厂厂长戚善宏说:“我们是冒着风险往前闯的”。为了在竞争中求发展,该厂一是多渠道、多方式搞活流通。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乌鲁木齐、兰州等几十个城市设商品专柜;与上海、哈尔滨等地搞跨地区工商联营;参加广交会、羽绒制品小交会;通过外贸渠道,与外商直接谈判等。二是重视交通运输,“共青垦殖场”自己投资建设“共青公路”,自己购买轮船——“共青1号”货轮和几十部载重卡车。三是重视市场信息。经常有三四十人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谈判业务,了解商业行情。为了加速信息的传递,“共青垦殖场”还自己投资,改造邮电通讯设备,加速邮电通讯的现代化。他们说: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不灵,搞什么现代化?
蒋仲平特别提醒说:“扶住‘农门’也好,跳出‘农门’也好,目的只是一个——积极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我们的经验,归结为一点:农工商三位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这大概就是有人说的“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吧?
“起点要高,落点要实”
“还有一条,就是起点要高,落点要实”,我们正回味着蒋仲平的话,他又补充说:“广告不是有‘誉满全球’之类的话吗?可能有点吹牛,但作为企业家,确实需要这种雄心和气魄!”据统计部门反映,“共青”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在全国农垦系统名列前茅;共青羽绒厂的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畅销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厂房、设备是全国第一流的;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全国第一;交货期、新口岸换汇金额也全国第一(1982年为1,500万美元);正在兴建的葡萄酒厂,1985年全部投产后,可年产葡萄酒5,000吨,饮料酒1,500吨,酒精3,500吨。这几年,“共青”扎扎实实提高企业的素质和应变能力。如打破干部职务上的终身制,干部能上能下,有的回到生产岗位当工人;提拔了一批朝气蓬勃、有干劲,会管理、会经营的干部到各级领导岗位。场部一级干部,平均年龄37.5岁,分场和厂一级更年轻。打破“大锅饭”,改善“铁饭碗”,大量采用合同工(占职工总数35.5%),实行基本工资定基本任务,超额记件,按比例提取超额记件奖等劳动、工资制度的部分改革;在农业分场,则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外,大抓技术改造,羽绒制品厂设备已进行五代更新。从上到下,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信誉第一”的思想,建立班组、车间、工厂三级质量监督检查网,每件产品编号,责任到人。“共青人”说,没有这些扎扎实实的工作,争上游、争第一只能是吹牛皮,说大话而已。
蒋仲平与我们畅谈了一天,夜已很深了,兴致犹浓,说:“再一点,搞商品生产,要有点战略眼光,起码要看三步棋。按‘共青’的说法是‘嘴巴咬住一个,眼睛盯住一个,脑子里想着一个’。”象蒋仲平,就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他先抓板鸭出口,站稳脚跟,又利用原料优势,搞羽绒加工、羽绒制品,使之成为最大的拳头产品;再如搞酒吧,上级有关部门让搞啤酒,但他们考虑啤酒花仰赖外地供应,决定改为搞饮料酒,以江西盛产的柑桔、猕猴桃作原料;又与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合作,大面积试验葡萄南移成功,在这个基础上,筹建江南最大的葡萄酒厂。现在蒋仲平和他的伙伴们的脑子里,正在考虑如何完成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三番的规划。(附图片)
图为新兴的“共青城”一角。 赵令海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