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稳步发展的东欧五国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20
第7版()
专栏:年终专稿

稳步发展的东欧五国经济
丁一薇
即将过去的1983年是东欧一些国家稳步发展的一年。除情况特殊的波兰外,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经济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人民生活基本安定,工业生产有所增长,在实现生产集约化、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国际收支状况有所改善。但这些国家的经济也还存在着不同的问题和困难。
立足本国挖掘潜力
上述东欧国家在发展经济中普遍遇到缺乏资源的问题。它们所需原材料和能源多数依靠进口。因此,世界经济景况必然影响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的西方经济危机使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经济受到影响,增长速度缓慢,有的甚至停滞不前。为扭转这种被动不利局面,今年以来上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转向立足本国,减少进口。它们一方面挖掘潜力,发展本国的能源生产,一方面节约能源和原材料,降低消耗。匈牙利为了减少能源消耗,通过了能源管理计划,使国产能源在能源消费方面所占比重有所增加。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加强褐煤的开发利用和大力节约能源。今年上半年,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减少了8%,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下降率。捷克斯洛伐克也大力发展褐煤生产,上半年超额完成计划2%。另外,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对经济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把农业和轻工业放在重要地位,加速发展耗能少、效益大的电子工业,减少或停止生产经济效益低的产品。因此,在不增加或减少能源和原材料进口的情况下,今年同去年相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等国的工业生产仍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重视科技提高效益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捷等国今年都十分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工作。保加利亚认为,要提高经济效益,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得把科学技术当作主要生产力,注意提高科技成果利用率。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今年6月举行了中央全会,专门讨论了科技工作,指出采用科技成果和进行技术革新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要使企业对采用科技成果发生兴趣,以便在生产实践中能更多地运用这些成果。民主德国在完成今年的各项经济计划中也加快了科技工作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了科技成果。至10月底,国民经济中的工业商品生产计划已超额1.4%完成。劳动生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6%,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利用科技新成果而取得的。
农业有丰有歉
今年东欧多数国家气候干旱,农业收成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保加利亚先后遭受春旱、夏涝、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谷物大幅度减产,经济作物的收成也受到影响,牲畜存栏数减少。预计粮食总产量将比去年减少22%。这将大大影响它的农产品出口计划。为了尽量减少损失,保加利亚成立了抗灾委员会,要求职工无偿劳动4天支援农业,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并采取了补种二茬作物等一系列措施。因此灾害造成的损失可能减少一半左右。
匈牙利今年由于旱灾收成低于去年。粮食产量比原计划减少200万吨,向日葵和甜菜的产量也比去年减少20%到25%。
民主德国的谷物产量虽然获得了1,000多万吨的好收成,禽畜产品也超额完成了征购计划,但是土豆和甜菜的产量却大大低于计划。
今年捷克斯洛伐克风调雨顺,谷物获得丰收,产量达1,020万吨,超过计划17万吨,每公顷的产量达4.3吨,创历史最高纪录。此外,油菜籽也丰收,各类畜产品及肉畜的收购任务都超额完成。
努力改善对外经济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市场上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猛涨,致使缺乏动力资源和原材料的东欧国家花费了大量外汇进口燃料和原材料。以捷克斯洛伐克为例,过去每年进口石油和天然气只需要5%左右的外汇收入,八十年代初则上升到15%。另方面,东欧国家传统的出口商品由于种种原因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而不断降价;为改进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又得从西方贷款,进口西方设备和技术,因而造成了国际收支连年出现赤字,外债日益增加。有的国家债务的还本付息达到难以承担的程度。匈牙利外债的增长幅度超过了经济上的合理程度,目前已达80亿美元。为了摆脱这种状况,匈、捷、保等国都采取了增加出口,减少进口的紧缩方针以保持顺差,偿还债务。今年上半年,匈牙利的出口增长近16%,顺差5亿美元;民主德国的出口增加了15%,捷克斯洛伐克向西方出口增长1.3%,欠西方的债务也有所减少。
波兰趋向恢复和稳定
近年来,波兰国内政治动荡,经济发生严重危机,生产连年大幅度下降,财政赤字2,000亿兹罗提,外债分别为245亿美元和37亿卢布,市场商品供应十分紧张,通货膨胀率达25%。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形势,波兰政府决定从解决通货膨胀入手。今年3月通过了反通货膨胀纲领,要求全国共同采取行动,努力挖掘潜力,增加生产,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厉行节约。4月份波兰议会又通过了以增产节约为内容的1983—1985年社会经济计划和应急措施,该计划的重点是增加供应市场的商品。经过努力,今年波兰的经济形势开始有所改善。
由于今年气候条件较好,农业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2,200万吨,比去年增加约100万吨。从7月1日起实行了有利的农产品收购价格,使波兰本国的谷物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国家的需求,从而可以减少粮食的进口。但是畜牧业的情况仍然恶化,家畜头数低于去年。市场供货不足,除肉类继续定量供应外,黄油、猪油和人造黄油从11月起也恢复定量供应。
工业生产经历连续几年下降后,今年第一次有所增长,成本降低,国民收入也有所增加。有些部门和行业的产值已接近1979年水平。为了克服进口能源的不足,波兰强调挖掘本国潜力,大力发展煤炭生产,今年煤的开采量不仅可以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有剩余可供出口。
在对外贸易方面,波兰开始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以改变过分依赖西方和减轻由于西方对波兰采取的经济制裁所造成的损失。1982年波兰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额占它出口总额的13.8%,今年将保持甚至超过这个水平。无论进口额和出口额都比去年有所增长。
1983年波兰的形势开始趋于好转,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它的经济情况是“困难和复杂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