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20
第7版()
专栏:在第三世界

沙特阿拉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何崇元
“我们将继续钻井,寻找水和石油,但是最重要的井乃知识之井。”这是沙特前国王费萨尔说过的话。近十多年来,沙特阿拉伯的教育事业确有很大发展。1958年,沙特的小学和初中只有200所,而从1970年到1982年,中小学由3,200所发展到12,000所,还建立了7所高等院校,中小学生由59.5万人增加到160万人,大学生由8,000人增加到68,000多人;教师人数则从23,000人增加到78,000人。在沙特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分散的国家里,这不能不是一个惊人的成就。
沙特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智力投资。据报道,沙特1972年的教育预算是1952年的133倍,而到1974年,教育预算已占国家总预算的13%。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又增加了1982年到1983年度的教育经费,在860亿美元的公共开支总预算中,智力投资占10.2%,比上年度增加了21.4%。沙特将在本年度建成100所新的中小学和3所国立大学,并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
沙特在扩大中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努力发展高等教育。沙特现有7所高等院校,其中规模最大的是沙特国王大学(原名利雅得大学)。该校于25年前创建时只有一个文学艺术系,仅有新生21人,目前已发展到包括12个学院,上百个专业,有学生21,000人的综合性大学。为了鼓励学生上学,沙特不仅对中小学生实行免费教育,而且免收大学生的学费、膳食和住宿费用,还补助书籍费的75%。此外沙特还逐年增派学生到西欧、美国求学,仅1982年出国留学的新生就有2,500人。
为培训国家日益需要的熟练技术人员,沙特政府成立了技术教育和职业训练组织,统一领导全国的技术训练网。到1982年底止,沙特建立了73个技术训练中心,近五年来,它们培养了34,000名学生,受到社会各行业的热烈欢迎。在被称之为“受训学院”的吉达炼油厂里就有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是本厂训练中心培养出来的。1981年,他们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学员,毕业后分别到国内各炼油厂工作,为沙特发展石油工业培养了技术人才。
沙特政府还积极为妇女提供受教育的机会。现在沙特不仅有女子小学和中学,还在1980年开设了训练女秘书、女打字员的专门学校,在利雅得、吉达、马卡赫和达曼4所大学里也设立了女生院。目前,女大学生的人数已由1960年的1人增加到377人。对于这个严格保持宗教传统的伊斯兰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重大变化。此外,沙特政府还十分重视妇女的扫盲工作。1972年,沙特政府制定了在20年内扫除妇女文盲的计划。在利雅得、麦加、吉达、达曼等城市和一些农村建立了妇女扫盲学校,并且以物质奖励的办法鼓励妇女参加扫盲班,使成千上万的妇女摘掉了文盲的帽子。(附图片)
利雅得的穆罕默德·本—沙特伊马姆大学图书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