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送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20
第8版()
专栏:大地

送行
北京空军某部 李琦
锣鼓,鞭炮,彩旗,鲜花……送行的现场,早已成了奔腾的海洋。
做父母的都来了,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是对要去当飞行员的儿子最珍贵的临别送礼。当儿子的,那自豪坚毅的目光,又是给父母的最真切的安慰。他,年轻的小伙陈燕军,不时地踮起脚跟,伸长脖子,在人群中急切地寻找着,此刻,他多么盼望父母也能来给他送送行啊。
可是,唯独他的父母没有来。父亲陈功举在外地执行飞行任务。母亲患重病躺在床上。
两天之前,母亲听说儿子要去当飞行员了,高兴地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掏出了一直由她自己保管的钥匙,打开了箱子,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叠纸,放到儿子面前。
儿子把纸一页一页掀开,眼睛里即刻闪出敬慕的光芒,原来这一叠纸,全是父亲的立功喜报。
从他记事以来,妈妈头一次这么详细地给他说爸爸的事:爸爸至今安全飞行已达两千多小时,先先后后带出了好几批新飞行员,自己还击落过敌人的四个侦察气球。因为飞行任务完成得好,荣立了两次二等功,五次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可他的脑子偏偏装不了家里的多少事。一次,妈妈因为操劳过度病倒了,吐了一夜,小燕军要跑去告诉在机场执勤的爸爸。但妈妈摇手止住了。她懂得:一个飞行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一分钟也不能分散精力,更不能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他。等爸爸飞完了预定的课目回来,妈妈已经被送到卫生队急救室,爸爸看看挂在妈妈身旁的输液的吊瓶,才拉拉嘴角表示道歉。妈妈从病床上睁开眼,看了丈夫一眼,笑了,因为丈夫每次飞行安全归来,对她都是莫大的安慰。
妈妈还告诉他,二十年前,当他即将临产的时候,她怀着马上要做妈妈的喜悦和恐惧的心情第一次给他爸爸打电话。他爸爸在机场一接到电话,心里一激动,以为孩子已经降生,当即在话筒里高喊:
“名儿我起好了,叫燕军,在我飞行的日子里降生……”在她说明是希望他送她上产院的时候,他忙说:“好,等我飞行结束就来送你。”好胡涂呵,孩子要出生了怎么能“等”?等他回到家的时候,小燕军已经在她怀里哇哇地唱歌了。她故意装出生气的样子:“你这个爸爸称职吗?”
他嘻嘻一笑,愣愣地瞅着孩子的小脸蛋检讨说:“小宝贝,别生气,到了你当飞行员的那天,爸爸保证来送行。”
从那次以后,她确实再也没为孩子的事给他打过电话。她不忍心为婆婆妈妈的家务事耽误他的飞行。她盼呀,盼呀,就盼着有一天,燕军能当上飞行员。这一天终于盼来了。多大的喜事呀,父子俩眼看就可以同时飞上天了。她又忍不住拿起了电话,向他报告了这一喜讯。他爸爸激动得象小孩一样蹦跳起来:“好,好,我保证一定来送行……”
小燕军坚信爸爸的保证,他在人群中想象着,寻找着,可就是不见父亲的踪影。
车轮转动了,锣鼓,彩旗已渐渐远去,他还是没见到那张熟悉的笑脸。突然,他的目光里闪出惊喜的光芒,啊!父亲来了,看,湛蓝湛蓝的天上,洁白洁白的云朵旁边,出现了一队整齐的机群,那么威武,那么壮观。他看清了,那只带头的飞机,就是他爸爸驾驶的,那干净利索的动作,勇往直前的姿态,正是他顽强拚搏的精神的缩影。他是来送行的,也是来迎接的。有了,有了,老一辈对新一代的嘱托、寄语、期望,都已清清楚楚地写在蓝天白云边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