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阿富汗加吉县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25
第6版()
专栏:

阿富汗加吉县纪实
丛星 思平
四、从外交官到司令员
加吉县委员会主席兼县游击队司令员穆罕默德·哈凯姆·阿尤比,43岁,中等个儿,瘦削的脸,一头蓬松卷发,双目深邃有神。不论走到哪里,腰间总佩带手枪,挎带上插满明晃晃的子弹,使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机警、勇敢的游击队指挥员。“我是人民的一员,我要同我们的人民分担忧愁和苦难。”阿尤比同我们谈起他的经历时,内心充满激情,语调坚毅刚强。
阿尤比原是职业外交官。他从喀布尔大学毕业后曾到美国攻读国际法。1965年起,他在阿富汗政府外交部工作,此后出任驻联合国常任副代表。1978年塔拉基发动4月政变时,阿尤比在卡拉奇任总领事。眼看祖国的独立、主权和不结盟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他愤然辞职,以示抗议。
他告别多年的外交生涯,回到自己的家乡加吉县,投入了反抗苏军正义斗争的行列。他广泛地向村民宣传塔拉基政权是苏联的傀儡,号召乡亲们消除部落分歧,携起手来开展斗争。为了增强人们的胜利信心,他首先在两个部落组织起游击队,接连攻下加吉县境内17个伪军哨所。消息一传开,全县人民精神振奋,原来保持中立的6个部落很快加入了斗争行列。就这样,阿尤比在自己的家乡开创了武装斗争的新局面。
1979年底苏军入侵阿富汗后,这位前阿富汗外交官便开始了真正的戎马生涯。
“勇气就是我的武器”,这是阿尤比的座右铭。四年来,他凭借自己惊人的勇气,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加吉县组织了一支英勇善战的抗苏武装力量。阿尤比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要敢于和善于从敌人手里夺取武器,装备自己”。他组织和指挥了许多次较大规模的战斗,萨莱战斗就是他指挥的第9个胜仗。游击队的自动武器多数是在这些战斗中缴获的。
同阿尤比交谈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他对斗争形势有清醒的认识,既充满信心,也不盲目乐观。他说他读过毛泽东的军事著作,从中得到不少教益。他说:同中国的抗日战争一样,阿富汗的抗苏斗争也是一场持久战,但有不同之处。目前的阿富汗抵抗力量,既不是正规军,也没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司令部。因此,他们的抗苏斗争将比中国的抗日战争更艰苦。他认为,目前的战场形势正朝着有利于抗苏武装的方向发展。尽管苏军今年一再对阿富汗游击队狂轰滥炸,实行“焦土政策”,但他们的地面进攻已经失去势头了。
阿尤比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满腔热血投身于这场抗苏斗争。他不知疲倦,整天风尘仆仆。他有一手熟练的驾车技术。有时一边啃着干粮,一边驾车行驶。听说一位作战很勇敢的战士病了,他两次登门探望,询问病情和生活有无困难。他与群众关系密切,群众也都尊敬和爱戴他。他深有感触地说:“打仗靠群众,没有他们积极参加,这场斗争就无法进行下去。”        (续完)(附图片)
加吉县游击队司令员哈凯姆·阿尤比同游击队员交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