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关键是增强商品生产观念——洱源县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12-30
第2版()
专栏:

关键是增强商品生产观念
——洱源县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多种经营的调查
本报记者 张殿光
白族聚居的洱源县,土质、气候和水利条件都比较好,农民素有饲养乳牛、种植蚕豆、梅树等传统习惯。前些年由于受“左”的思想束缚,虽然花了很大力气抓粮食,粮食还是徘徊不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委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引导农民利用当地资源,努力发展多种经营,全县耍活了三条龙:一是饲养乳牛和鲜奶加工、销售一条龙;二是种植蚕豆和粉丝加工、销售一条龙;三是种植梅树和鲜梅加工、销售一条龙。这三条龙改变了农民单纯出卖原料的做法,使农村经济走上了“产工销”综合经营的新路子,增加了社会商品,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仅全县多种经营收入,从1978年的1,612万元就增加到1982年的4,378万元,四年翻了一番多,预计今年多种经营收入4,900万元,比去年增长11.9%以上。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从为自食自用到为出售产品而生产
洱源县南部的邓川一带,有饲养乳牛的历史。但由于只能将鲜奶加工成少量的乳扇出卖,乳牛发展缓慢。农民没钱花。1980年,县委放手让农户饲养乳牛,并帮助困难户解决乳牛来源、资金、饲料等具体困难,还适当提高了鲜奶收购价格,乳牛很快恢复发展起来,日交售鲜奶达到35吨,奶粉厂由吃不饱变成吃不了。县委看准这个生财之道,又及时扩建奶粉厂,把日处理鲜奶能力从21吨提高到60吨。鲜奶有了销路,乳牛迅速发展,奶粉厂奶粉产量今年可超过1,000吨。
乳牛越养越多,但由于草场限制,农民提出了卖乳牛的要求。开始县有关部门不同意,担心乳牛数量会下降。县委书记杨俊调查后认为,卖牛能使农民增加经济收益,卖得越多,发展越快,乳牛也能不断更新、淘汰。为了帮助农民卖乳牛,县里每年召开4至5次牲畜交流会。平时县农资公司也为农民代销乳牛;还根据当地小公牛销路差、价格低的情况,帮助农民到外地找到销路。全县每年出卖的乳牛达到3,000头以上。这样农民既卖鲜奶、乳扇,又卖乳牛、小公牛,收入显著增加,出现了一批收入上万元的养牛户。
第二、通过加工,变出卖原料为出卖制成品
梅子是洱源山区的一大资源,过去农民除自家食用、药用外,有少量鲜梅卖给国家。由于鲜梅价格低,梅树被大量砍掉。1980年,这个县城关公社北街一队收购鲜梅加工梅胚、话梅和炖梅、雕梅出卖,致使鲜梅价格由几分钱一斤猛增到3至4角钱一斤。县有关部门出面干涉,不准提价收购。官司打到县委,县委认为农民搞鲜梅加工、议购议销是一大进步,不但不能阻止,还要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扶持。县委的支持,使北街一队的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产值从1980年的11万元增加到1982年的62万元,今年将突破100万元。县委大力宣传这个队的经验,全县鲜梅加工户发展到40多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50万斤以上,本县年收购鲜梅从50万斤增加到150万斤,满足不了需要,还要从邻近地、县大量买进。由于抓住了加工这一环节,促进了梅树和其它农产品的发展。全县梅树从20万株猛增到200万株,并出了万株村、百株户,形成了三个年产10万斤到30万斤的梅子生产基地。不仅大大增加了山区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加速了荒山荒地的绿化。
第三、抓紧技术改造,提高商品竞争能力
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增加产量,县委帮助农民推广新技术。全县在农村设立24个良种改良站,对土种牛进行改良,每头乳牛日产鲜奶量从15斤提高到20至30斤,最好的达40至50斤。有关部门对原有的梅树也积极进行嫁接改良,将一些果小肉薄、味苦产量低的野生梅树,改造成果大肉厚味醇的新梅树。
在成绩面前,洱源县的同志并不满足,继续开拓新的领域:利用宽阔的水面养鱼;利用山区丰富的树枝树梢进行加工;利用丰富的水力资源建设小型电站、增加能源等,决心为实现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建立切实可靠的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