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访白人农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06
第6版()
专栏:津巴布韦通讯

访白人农场
本报记者 马世琨 鲍世绍
翻阅津巴布韦有关经济发展的材料,有几个数字颇令人感兴趣:在好年景,约5,500个白人商业农场可年产近200万吨粮食,供应全国所需商品粮绰有余裕。它们生产占全国95%以上的烟草,可换外汇2亿多美元。不难看出,津巴布韦所以能成为非洲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白人农场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农场是如何组织生产的?它们的规模和经营状况怎么样?记者为此访问了哈拉雷市郊的洛台尔农场。
农场主汤杉德,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人挺精明。我们刚坐定,他就说:“为了节省时间,我先说一下农场的概况,然后请你们参观,提问题。”据介绍,这个农场占地1,100公顷(每公顷合15市亩),其中耕地面积250公顷,其余为牧场和树林。农场有工人100名,管理人员5人,包括农场主及其助手、二名经理和一个会计。主要农业机械有收割机一台,大型卡车一辆,拖拉机10台并配有耕、耙、耘、种等全套农具。农场养牛450头,还附设一个小型屠宰场。“与别的农场相比,我的农场规模较小,但对我来说,这已经足够大了,因为我们这里以生产种子为主。”
客厅书柜上三枚写有“世界冠军”字样的金质奖章很快成了我们的话题。从1980年到1982年,洛台尔农场生产的玉米品种RS—52在世界规模的“皇家冬季农业博览会”上,连中三元,获得殊荣。在这个良种荟萃、具有50多年历史的博览会上,一个农场连续三年夺魁,是很少有先例的。我们希望他谈谈培育良种的经验,他以“精心管理、严格选种”作了概括。接着,汤杉德自己开车带我们参观农田。这个农场座落在群山环抱的谷地里,但土地相当平整。数十名工人正在种玉米,刨坑、施肥、下种都是手工劳动。他解释说,人工播种有机器代替不了的好处:既可以保证株距、行距,日后也容易发现和拔除杂苗,确保种子的纯洁度。管理种子田很费事,水、肥适度自不必说,连株高、玉米棒长度和颗粒大小都有一定标准。从播种到收获,他和两位经理天天轮流下田,指导工人进行科学管理。洛台尔农场平均每年向市场提供玉米良种近400吨。颗颗种子都是该场全体人员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这个农场的机械都比较陈旧,但由于保养精心,大都性能良好。汤杉德指给我们看一台正在田间作业的拖拉机,那是1942年购买的。在这个农场的机械维修站里,我们还看到了三十年代初他祖父添置的一台拖拉机,听说经过修理,不久就可以投入使用。
午饭后,汤杉德请我们看他的家庭影集。他指着纸张已经发黄的一张照片说,“这是我祖父1903年刚从英国到这里时的留影。”照片虽旧,但画面还清晰:在一个瘦高青年的身后,是一片荒草野树和一间茅草屋。洛台尔农场的发展史就是从这草屋荒地开始的。他祖父1933年去世后,农场传给他父亲。1974年他从去世的父亲手里接过这个农场。今天颇具规模的洛台尔农场是他们祖孙三代苦心经营和榨取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产物。据了解,目前津巴布韦5,500个白人农场的创建、发展情况大体相似。
影集中还有农场主兄弟姐妹的照片,现在他们分居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地。我们访问那天,他的美国籍的妹妹和妹夫刚巧休假住在他家里。他们说,象这种“一家人遍布全世界”的情况在白人农场主中很普遍。与外部世界较广泛的联系和勤于吸取别人的经验,大概是这些农场经营得好、生产效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独立以后,津巴布韦政府对白人农场采取扶持政策。三年多来,国家多次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刺激农场主生产积极性。在谈到这一点时,汤杉德流露出满意之情。他说,“政府的作法使我们对前途抱有信心。这是为什么这几年白人农场主很少移居国外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津巴布韦公民,我觉得有责任把农场办好,为国家效力。”这位白人农场主的由衷之言,使记者进一步感到津巴布韦政府的政策是明智和现实的,它可以给国家带来更多粮食和金钱,也带来团结和安宁。(附图片)图为白人农场的玉米种子田。
津巴布韦《先驱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