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设计上讲究花样新 生产中不嫌批量小 上海出口商品生产专厂换汇额五年翻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07
第2版()
专栏:

设计上讲究花样新 生产中不嫌批量小
上海出口商品生产专厂换汇额五年翻番
本报讯 通讯员林子通报道:为了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上海市从1978年开始建立了48家出口商品生产专厂。五年来,这批专厂的换汇额翻了一番,人均换汇额超过5,000美元,受到了有关方面的称赞。
这些专厂以新取胜,充实和加强产品设计力量。各个专厂先后建立了产品研究室,设专职人员从事新品种、新花色、新款式的研究设计。如上海色织茶巾厂每年新设计的花样有八九十种,增强了我国茶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在国际市场上,不少新品种、新花样通常是通过小批量试销,为大批量出口铺平道路。专厂职工不怕费工费时,热心炒“小锅菜”,为扩大出口提供方便。生产驰名中外的“金三杯”牌真丝印花绸的上海第七印绸厂,全年小批量生产占总产量50%左右。上海第三印染厂、上海第二毛纺织厂、景福针织厂等也都配合外销,进行小批量生产。客户对此十分满意,说:“起订量大,让人望而生畏。现在放低起订量,我们经营更有信心了。”
上海专厂职工还开展调研,开阔思路。他们经常派人赴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了解产品趋向、竞争状况。1983年春交会上,20家专厂代表又一次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到国外对棉布门幅和床单规格的新要求,决心不失时机地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上海外贸部门还先后组织丝绸、针织品、服装等五个考察组,分赴德、日、英等国进行实地考察,开阔了视野。如针织品考察组了解到西欧针织服装已向内衣时装化、服装便衣化、全棉高档化发展,明确了当务之急是要改变款式陈旧、品种单调、大路货多的现象。
这批专厂已有31个产品获得国家和有关部的优质产品证书和奖章。其中“绿牡丹”牌酞青蓝府绸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