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老八路”和“小青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08
第4版()
专栏:通讯

“老八路”和“小青年”
本报记者 舒 瑜 本报通讯员 沈 群
沈阳军区后勤第二干休所的46名“老八路”,都是在抗战初期参加革命的,最小的58岁,最大的74岁。他们虽然离开了领导岗位,仍想努力为人民服务。他们请来沈阳市马壮街8委的同志,商量共建精神文明的事。马壮街8委的同志们摆出了难题:一些后进青年打架斗殴,偷摸赌博……,“共建文明”活动是否就从帮教后进青年入手?
听说要和这些“刺头”打交道,有的退休老同志议论道:扫扫街,铲铲雪,种种树,马到成功,立竿见影。帮教后进青年,并不比攻占一个山头轻松,可得掂量掂量。
一些离休干部的老伴也连忙出来挡驾:那些小青年动不动就捅刀子,你们躲都躲不及,还主动找上门,不是自讨苦吃?
干休所党委组织大家开展了几次讨论,统一了认识。他们同街道干部一起,选定14名后进青年,作为帮教对象。干休所抽出24名身体较好的离休老同志,有关工厂和街道抽出12名干部,共同组成7个“包教组”。
原某部副部长老秦,负责包教青年小张。小张的母亲早就去世,是父亲一手拉扯他长大的,但儿子从不管老子,老子也管不了儿子。邻居说他们“有家不象家,有家不回家,各做各的饭,挣钱自己花”。打架斗殴成为小张的家常便饭,因而被人称为“脱缰的野马”。老秦想:“野马”再厉害,也得驯服,不然对社会的祸害更大。老秦和包教组的同志三次去家访都碰了壁:小张一见老秦等人来了,就悄悄溜走了。
老秦虽然三次吃了“闭门羹”,仍然没打“退堂鼓”。后来碰巧,老秦把小张堵在家里。只见屋里满地瓜皮果核,没有下脚的地方。小炕不大,摆了两副扑克牌。老秦把扑克往炕边一推,盘腿坐下,亲切地对小张说:“咱俩交个朋友好不好?”小张疑惑不解地听着,半天没有吭声。这时,老秦就帮助小张打扫房子,整理家务,并邀请小张到自家作客。几天之后,小张来作客,老秦热情接待,又倒水,又沏茶,两人长谈一上午。老秦后来还带小张去抚顺参观雷锋纪念馆,两人在馆前合影留念。小张对老秦的感情越来越深,说:“首长心眼好,说话不打官腔,和你这个朋友交得过。”
小张有了转变,倒引起一些不法分子的忌恨。1983年深秋的一天,小张下班后路过一条街道时,路边突然冲出两个人,把他打得鼻青眼肿。回到家里,小张拿出挫刀,准备和这伙人拚个你死我活。老秦闻讯,当晚就提着水果罐头赶来,并送小张去医院治疗。第二天,老秦又和他谈了一个下午,小张主动交出了挫刀。小张的父亲激动地对包教组的同志说:“现在的家象个家了,现在的孩子象个孩子了。”
包教组的同志在思想感情上亲近后进青年的同时,也注意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分忧解难,还送给他们书籍,帮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引导他们学科学,学文化。离休“老八路”和“小青年”的感情深了,一天不见他们就想得慌,有时上街买菜,也要绕道去青年家里坐坐,聊聊。这些青年见到老首长也不再躲了,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老八路”们重点帮教的14名后进青年,除1人因前几年干了坏事被收容审查外,其余13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曾因参与“打群架”而被拘留过的小侯,现在不仅不参与打架,还积极做好事。有一次,他和另一青年拾到一个装有500元现金的提包,主动还给了失主。小侯努力工作,1983年年终评比,工厂给他记了三等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